药占比不应成中医发展枷锁
(2013-09-11 13:15:18)| 分类: 中医宣传 |
《健康报》 http://118.144.77.21/jkb/html/2013-09/11/content_161799.htm
近年来,中医出现“外表刚强,实际内虚”的情况,甚至在一些地方,纯中医已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这与中医实行药占比不无关系。
中医师成药品推销员
当医疗机构硬性要求中医师以所开出中药多少来论级别和工资或奖金时,大多数中医师就会向“利边行”方向发展。他们不会再潜心研究更实惠、更方便的治疗方法为病人服务,甚至忘记了“经方”这样的词汇。这种情况导致中医师成为滥用大方的罪魁祸首,不但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增加了滥用中药的风险。
设置药占比会让中医临证变质,一线中医师看着患者的钱袋子开方,完全体现不出中医的价值,也违背了设置药占比的初衷。最终,中医师沦落为一位坐在中医诊室里的药品推销员。
中药资源被滥用
有了药占比,自然让中医师以销售更多的中药为荣,不知道内情的患者被迫花钱买“苦”吃,大量的中医药资源因此被浪费。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选择无病先防的人越来越多,有着治未病理念的中医药受到人们的青睐。戴着“药占比帽子”的中医师自然乐意百姓有这样的需求,大肆宣传中医药的防病功效,中医药就这样在人们防病时悄悄地火起来了。
其实,任何药品防病都不能长久,更不可能百分之百实现。这种不明不白滥用中医药的现象只会加剧中药原料的匮乏,甚至还有可能导致一些稀有中药材灭绝。
取消药占比迫在眉睫
当前,有的县级中医医院已经出现铁杆中医断链的状况,甚至有的主任中医师不会开经方,让中医发展处于极端尴尬的境地。当人为地去“偏袒”中药时,必然导致中医处方变质。一旦用设立药占比的方法来衡量中医师的水平,就会让病人无缘无故地吃“苦”。实际上,中医的发展之初并无药占比,而是近年来伴随西医模式发展的中医才出现了药占比。这种现象让中医发展被药占比所束缚,导致中医事业难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在笔者看来,中医要发展,必须遵循中医的基本理论、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以防病为主,治疗为辅。一旦中医师以药占比为“主攻”方向,中医人就会迷失方向。因此,应尽快取消药占比,制定更科学、更符合中医事业发展的考核中医师的制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