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2012年11月28日“中医周刊”栏目:
建成小康社会中医大有可为
四川省古蔺县医学会中医专业学组
梅松政
|
|
|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小康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应该说每个人的标准不一样。但是有一点可能是共同的,那就是不生病、少生病、病有所医、不怕生重病。
要真正实现建成小康社会,我们中医药人应该做些什么呢?中医行业要赶上建成小康社会的脚步,必须做到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每个中医药人都应该有这样的思想,并且践行这样的理念,中医药的明天才会在小康社会里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在国家高举奔小康旗帜,要建成小康社会的大环境下,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这17个字也是我们中医药人应该践行的。要让老百姓达到不生病、少生病、病有所医、不怕生重病的小康社会的健康目标,中医药必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生病、少生病就是预防为主的体现,也是中医治未病的体现。我国农村出现疾病越医越多现象,源自于对预防的不到位、不重视,造成了老百姓小病拖成大病,比如滥用抗生素引起抗生素耐药、滥用激素导致激素失调等。特别是健康科普不到位,没有让老百姓真正意识到防病大于治病。
以农村为重点也是中医药的大好时机,农村这块阵地很需要真正的中医。所以中医药要把握机会,晒出自己的亮点,与现代医学并肩为人民的健康作贡献。
|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