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医药》(邮发代号:82-654):2012年第7期66页:
怀念那棵苦楝树
在农村,每个人小时候患腹痛病似乎是“家常便饭”。
我小时候的腹痛病发作最为频繁,几乎每次都是吃苦楝皮或者苦楝子“好的”。现在,当了一名中医师才发现,小时候的腹痛不是大人们说的“有虫”,也不是苦楝皮或者苦楝子的“杀虫”功能起效。而是单纯的消化不良导致的气滞胃肠。几乎每次发作都是突然的腹痛,大人们随便给吃点苦楝皮或者苦楝子就好了。
我小时候老家的人口稀少,地处偏远,没有正规的医生。有也是所谓的“赤脚医生”,其主要治疗手段就是,“大木通、小木通,金钱草、兔耳风,生姜二两,两瓣火葱,毛青杠、菊菊藤,医得好传个名,医不好屁不疼。”
这样的治疗方法,不是“赤脚医生”的“专利”,很多老百姓都有自己的“单方”。我的父母也不知从哪儿来的“单方”---“吃隔食(指的是停食,过多的吃了东西,导致食滞胃肠,以呕吐、呃逆为主症)鱼鳅串(马兰头),肚子痛苦楝树”。在我记忆中,小时候几乎所有的病就靠这两个“单方”治好的。
大约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那时我在读小学。由于要走路到几公里外的村小上学,每天早上都得吃“油炒饭”。可能是那天的“油炒饭”特别香吧,吃多了。还没到放学,我的腹痛就“不得了”了,老师提前给我放学,让我回家。我在回家的路上走会儿坐会儿,有时还掉泪或者索性大声哭起来。
平时1小时多的路程,我大约走了3个多小时。到家了,疼痛还没得到缓解。母亲“问诊”后,得出结论,“虫病发了”。马上跑到离家不远的那棵苦楝树上剐来一块皮,放在锅里煮出一碗黄油油的水,让我趁热喝下。
喝下那“苦水”约1分钟,我便呕吐起来,把所有吃进去的东西通通呕吐出。虽然有点被折腾得“死去活来”的感觉,可刚刚呕吐后,腹痛就停止了。之后迷迷糊糊的一觉醒来,什么病都没有了,次日照常上学去。
现在想来我那次腹痛,是苦楝皮的苦味治好的,“苦具有降泄作用”,食滞胃肠,苦以通泄,滞通病愈。
苦楝树全身都是宝。其皮(苦楝皮)具有“杀虫,疗癣”功效,其叶(苦楝叶)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行气止痛”功效,其子(苦楝子)具有“行气止痛,杀虫”功效,其花(苦楝花)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功效。如此看来,它的一身都是人类的“好朋友”,疾病的“克星”,它为人类健康而生,为祛除病魔而活,多么伟大的一棵树啊!
长大后,我才去看看那棵家乡父老乡亲“救命”的苦楝树。看到它的第一印象就是满身疤痕,独自站在那贫瘠的石缝中。那一刻,只有我最懂它的心,它无语的告诉我,“我这么坚强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好好的活着”。看到它满身的大大小小、横七竖八的伤疤,我顿时哽咽,几乎掉泪了。每当有人在疾苦中挣扎着,人们都会用锋利的刀剐它的身躯......
据乡亲们讲,它也曾经被“取皮”差点“丢了性命”,几乎“脱水”导致“心功能衰竭”,好在老天有眼,及时给予“补充水分”,才从“死亡线”上缓过来。
我看到它时,真想好好的给它鞠个躬。此时一个苦楝子落在我头顶,像在暗暗提醒我,“年轻人,希望就在你们身上,痛苦中的人们正在等你,需要我的时候,尽管来就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