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石游记之二:山水之间

(2015-05-18 09:31:32)
标签:

大提顿

黄石

游记

杂谈

分类: 美国见闻
包括两大国家公园的大黄石地区的一大特点就是地形地貌的多样化,从最南边的杰克逊(Jackson Hole)到最北边的Gardiner镇大约是三个半小时车程,250公里不到的距离却有着多种地貌。驾车在公园里穿行往往是五分钟前还在水草丰美的山谷里穿行,五分钟后地势就陡然抬升,你突然发现自己开车穿越怪石嶙峋的山口,两边积雪都还没有融化。

下面是黄石国家公园(Yellowstone)的地图,大提顿国家公园(Grand Teton)位于黄石国家公园的下方。
http://s9/mw690/002IoI6Hgy6S39DGgOs38&690
从上图中你可以看出黄石国家公园的核心部分的公路呈一个八字形,我们的行程大体就是一天在大提顿国家公园,然后剩下的四天中一天玩八字形的四分之一。

我们的行程是从杰克逊的Snake River Lodge开始的,这里其实是一个冬季滑雪场,夏季当然了就主要针对一般游客。我的感觉是房间设施还比较新,但是酒店服务生的业务不太熟练,热情倒是热情,但是效率不太高。我看tripadvisor上很多游客有类似的感觉。
不管怎么说,在怀俄明州的第一个清晨全家人还是很兴奋的,面对巍峨的山脉和草原,高原的空气扑面而来。
http://s1/mw690/002IoI6Hgy6S3aL5LtC30&690
天公也很作美,两个热气球悬浮在空中。
http://s10/mw690/002IoI6Hgy6S3aLk1df09&690
鉴于酒店面前就是马场,我们全家决定试试骑马。在这之前我们从未骑过马,我想象着也许有个当地人牵着马走,结果马场的经理说不必,马都训练得很好。事实也是如此,我的大女儿所骑的马一直都很温顺,除了贪吃常常不肯走以外没啥别的毛病,众多游人组队骑马上山,马场派出两人一人骑马打头一人收尾。唯一可惜的是骑马的最低年龄是七岁,我的小女儿只能在马场里骑个小马由我拉着缰绳兜圈子。孩子他妈带着大女儿骑着马上山。
http://s10/mw690/002IoI6Hgy6S3b7L7lva9&690
其实整个黄石地区骑马的地方很多,我们只是试了Snake River Lodge这家门口的马场,觉得很好。其他的没有试过,就不知道了。顺便说一句,蛇河(Snake River)向西成为哥伦比亚河的上游,最终注入太平洋;而黄石河向东成为密苏里河的上游,最终注入墨西哥湾和大西洋。黄石国家公园实际上是两大洋的分水岭,而从黄石向北不远的蒙大拿州的雪山国家公园则是太平洋,大西洋和北冰洋的三大洋分水岭。

从杰克逊向北开,很快就到了大提顿国家公园的南大门,这里出售七天有效的两大国家公园的联合门票,一辆车二十五美元,七天之内随意出入两大国家公园,真的是良心价啊。如果你骑摩托车的话则是二十美元,骑自行车或者徒步则是十二美元,考虑到车里不止一个人,还是开车最便宜。
http://s16/mw690/002IoI6Hgy6S3bY2Stx0f&690
沿着雪山和蛇河,我们一路向北,很快大提顿国家公园的明珠杰克逊湖就映入眼帘。
http://s15/mw690/002IoI6Hgy6S83eq3am3e&690
郁郁葱葱的森林,蓝色的天空,巍峨的雪山和如镜面般的湖水组成了一幅美得近乎不真实的画面,你甚至会犹豫是不是要走入其中,仿佛你的一举一动都会扰动这片宁静。
http://s16/mw690/002IoI6Hgy6S840i5xZ3f&690
租一艘摩托艇,慢慢地驶离小河湾,前往开阔的湖面。
http://s11/mw690/002IoI6Hgy6S84jmAsi6a&690
当小艇驶近湖心,湖对岸的山峰显得如此之近,一阵风带着雪山的冷气扑面而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湖面上也笼罩了一层淡淡的雾气。
http://s6/mw690/002IoI6Hgy6Sucs0KQl25&690
 上午在草原上骑马,下午在湖上泛舟,岂不快哉。

离开大提顿国家公园,继续向北疾驰,很快就看到了黄石国家公园的南大门,OK,其实就一个牌子。
http://s13/mw690/002IoI6Hgy6S8E2RKOM7c&690
黄石公园中最著名的地形大约就是黄石大峡谷了。在1869年当库克-福尔森-彼特森探险队第一次来到此地的时候,查尔斯库克记下了他们初见大峡谷的印象:“我骑马走在前面,后面有两群动物,福尔森先生和皮特森先生骑着马跟在后面。我记得森林突然向两边分开,我只是以为面前是一片开阔地。我有点走神看这些动物,它们正忙着吃草,这时我的马突然停住了。我转过来,在峡谷的边缘俯瞰整个峡谷。我停在那里,心里充满了惊奇,我的同伴赶了上来,整整五分钟,没有一个人说话。“

来到黄石的第二天,我们沿着黄石河,穿山越岭前往黄石大峡谷。一路时而在密林中穿行,时而随着陡然抬升的地势翻越山口,时而沿着溪流在河谷中缓缓而行,周围雪山环绕,风景美不胜收。

驶过罗斯福塔不久就是塔楼瀑布(Tower Fall),一条细长的瀑布挂在林间峭壁之上。
http://s11/mw690/002IoI6Hgy6SlRCkEtQ3a&690
沿河而上,直接赶到黄石峡谷上瀑布(Upper Fall)。
http://s2/mw690/002IoI6Hgy6SlUzoSdzd1&690
湍急的河水从上瀑布落入下方河床中,掉头往回开几分钟路,下瀑布和整个黄石大峡谷就在眼前。停下车,沿着一条之字形的小路可以从峡谷的上方走到瀑布边。
http://s7/mw690/002IoI6Hgy6S8IVRZAi26&690
黄色的山体和绿色的河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河水含有多种金属离子,绿色的瀑布倾泻而下。
http://s11/mw690/002IoI6Hgy6S8JVGqwOfa&690
站在瀑布上方,俯视峡谷,顿有头晕目眩之感。

黄石峡谷的独特地貌是黄石河在过去几十万年里冲刷火山岩形成的,实际上,黄石国家公园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超级火山口。以下文字来自于维基:

黄石火山是北美最大的火山系统,并且由于其异常庞大的爆发力度而被称为“超级火山”。目前的陷落火山口是在至今约64万年前的一次灾难性的喷发中形成的,这次喷发释发了1000立方公里的火山灰、岩石和其它碎屑,其威力是1980年圣海伦火山爆发的1000倍。并产生了一个近1公里深,面积达72公里×45公里,沉积了大量石灰岩的陷落火山口。该火山已知最猛烈的一次爆发发生在210万年前,一共喷出了约2450立方公里的火山物质,并且创造出了帕克岛火山口。此外火山还于130万年前有过一次较小规模的爆发,喷出了280立方公里的火山物质并形成了亨利福克火山口。这三次爆发都释放了大量的火山灰覆盖了北美洲中部方圆数百英里的地区。大量的火山灰和有毒气体释放到大气中可能会对全世界的气象型态造成重大的影响并导致以北美地区为主一些生物种类的绝灭。

陷落火山口形成后的一次爆发发生在约16万年前,这一次形成了相对较小并包括如今黄石湖的陷落火山口。自上一次超级爆发后,从64万年至7万年前这段时间里,黄石火山口一带经历了一系列较小型爆发周期,逾八十次的爆发形成了目前遍布黄石火山口内的熔岩地表,包括黑曜石崖的流纹岩地表和吃羊人崖的玄武岩地表。黄石大峡谷是最容易看到熔岩地层的地方,这里的黄石河继续冲刷着古老的熔岩流。该峡谷是个典型的V形山谷,这也证明这里是由河道而非冰川侵蚀而形成。

在我们黄石之行的最后一天我们才来到坐落在陷落火山口中心的黄石湖,黄石湖是黄石河的上流,汇聚雪山融雪的水注入黄石河。我们首先遇到了“钓鱼桥”,这是一个著名的景点,当年以钓鱼者云集而著称,但是如今没有人钓鱼了,为什么呢?

桥上有一个展板告诉了我们为什么。
http://s4/mw690/002IoI6Hgy6Sm6Iswtt43&690
原来这座桥正在大马哈鱼(Cutthroat Trout)洄游的必经之路上,众多的钓鱼者严重地威胁了鱼群的繁衍生息,于是1973年捕鱼被禁止。
http://s6/mw690/002IoI6Hgy6Sm6VIZLL75&690
站在桥上,眺望远处的雪山。
http://s15/mw690/002IoI6Hgy6Sm7mI82y5e&690
过了桥不远,就来到了黄石湖边,这天风吹得非常猛烈。我们把车在湖畔停好,家人留在车里,我一人走近了这片蓝色的湖泊,近处的沙洲和树林和远处的雪山相映成趣。
http://s5/mw690/002IoI6Hgy6Sm7R2UoAb4&690
一种莫名的心理驱动着我走上狭窄的沙洲,走到离湖心最接近的位置。
http://s8/mw690/002IoI6Hgy6Sm82Gl8Pc7&690
走到沙洲的一边,风大到仿佛把湖对岸连绵雪山的冷峻直接吹到你的脸颊上。周围没有一个人,看不见一只飞鸟,耳里除了风声以外没有别的声音,一波又一波的湖水拍打着沙洲,提醒着我这里蕴藏的无尽力量。这是地球上很少的几个巨型火山口之一,在冰冷的湖面和雪山之下却是火热的熔岩,大自然的雄浑和壮丽让我感到敬畏。
http://s16/mw690/002IoI6Hgy6Sm8363qDff&690
怀着这种难以言状的情绪,我转过身,走回到车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