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咏春拳摇滚乐以及大师兄

(2015-12-04 17:40:32)
标签:

杂谈

你想过没有,为什么师父没有教你主动进攻的招式?”

“因为师父要我们克己容人?”

“不,因为我们咏春拳是防身拳,别人不出手,你也不能出手,别人出手了,他才会有破绽,你才有机会后发而先至。”

咏春拳摇滚乐以及大师兄

/祁又一

1

“不可以在拳馆以外使用武功。”

这是开始练咏春之前,师父告诫我们这批新徒弟的话。我们师父是70多岁的老爷子了,纤细的肌肉隐藏在练功服下面,话语撞在墙上带回音。他说:“打套小念头给人看看没关系,但是——绝对不可以跟人过招,尤其不能欺负没练过武的人。”

我们都笑了,这个明白,习武之人最重武德嘛。

师父轻松的说:“以前不守门规要断胳膊断腿,现在嘛,最多就是我亲自教训一顿,然后逐出师门。”

我们又都不笑了,意识到师父是认真的。

师父名叫常寿春,是咏春拳在中国北方的第一高手,每年只收十来个学生,我能得拜门下,实在是惭愧而又惭愧的。说偶然中有必然也好,必然中有偶然也罢,我在工作中认识了一位颇有来头的同龄人,他听说我想学咏春,鼓励我说:“你这个想法好,我三叔公是高手,你去拜会一下他老人家吧。”这位同龄人乃世家子弟,那次找他来,为的是录一期关于民国末年京剧名伶典故的节目——那些名伶当初都是他爷爷、太爷爷叔伯几个捧红的,他讲起来全是讲自家的事。这样一位小爷既然说他三叔公是高手,那就肯定是高手,焉有不信之理。我跟这儿他去常寿春老师的拳馆看了一次,当即被震住了,下午便回公司办了停薪留职。如此冲动的原因,我并不能原原本本的讲清,或许是气味吧。那里让人觉得熟悉亲切,不陌生,与日常生活的感觉很不一样。时间的指针在哪里停住了,从此再未转动,氤氲缭绕之中,仿佛旧日气韵犹存,人们长幼有序神情专注,进进出出对着叶问的相片鞠躬行礼。我喜欢讲道理的地方。

就这样,我忽然不上班了,每天坐半个小时地铁,去武馆扎马步、甩空拳、一字牵羊马,在沙包上把手打破,等着结痂长好以后拳头变硬。这在我是从未有过的经验,办停薪留职前,我在一档收视率相当可观的真人秀节目做执行制片人,见到的大部分男的更像女的,女的要不像男的要不像鸡,一般同行之间见面彼此称呼亲爱的,即便对我这样五大三粗的一个北京爷们儿也如此。没有办法,所有人都知道我们只是生意这台大机器上的小螺丝钉,谁都不拿自己的心意当回事,恶心自己的同时对外表演正能量。什么叫正能量?好人上天堂坏人下地狱,这个最正能量;鼓励自己再忍耐一下不叫正能量,想方设法让自己相信“我很幸福”就更傻了,我们做节目每天灌输的就是这些!我觉得,华夏大地上一定有很多人需要宗教,但不会是我们这些做电视节目的人,因为电视行业本身就是个宗教,我们信仰收视率而不是上帝,就像人们信仰谎言而不是爱情。

出汗,挥拳,平静自己的呼吸以求将臂膀伸展到一个不可能的角度。这些东西深深的吸引着我。如此练了两周,我的肌肉变结实了,对许多事情的看法也有了一点点改变,玩世不恭那一套在武馆里没用,俏皮话说得再动听,一伸手被人按在地上也白搭。每天反复的基本功训练,让我重新找回了那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感动,我想我给自己放个长假来学武是对的,人终归还是要朴实一点,你今天像个农民一样甩够1000下空拳,明天你就能甩够1010下。非常单纯。我喜欢这种公平,公平而且直接——马是奔跑的马,鹿是跳跃的鹿,没有绵里藏针没有笑里藏刀,没有规矩之下的规矩。我需要这些原初的东西,更接近生命的本质。我也喜欢这里的人,不单因为师兄们拥有令人羡艳的技艺,更因为他们也都像现在的我一样甩过1000下空拳,他们也曾在沙包上把自己的拳头捶得稀烂,他们是过来人,懂得我正在经历的一切,也知道我下一步应该干什么。他们的指导都是真实的,我用不着患得患失,只要按他们说的刻苦磨练自己便会向前。

与拳馆里的前辈们接触多了,常听他们带着骄傲的神色说起大师兄,“要是大师兄在,非臭骂你一顿不可”,“等大师兄回来,让他给你讲吧”,“大师兄的寻桥最漂亮呢”——都是这样的话。听他们说,大师兄从高中时代就开始习武,期间遍访各门高手,最后跟定了我们师父学咏春。大师兄的功夫是真功夫,练到现在已经整整十五年,是我们这个拳馆仅次于师父的高手。

有一天我早早到了拳馆。一进门,发现张师浩正在屋里压腿,我说怎么是你,太巧了,你也来这儿练拳了?

张师浩看见我也吃惊,他说:“我还想问你呢,你怎么混进来的?”

我给他讲了托关系进来的事,问他在这里练多久了?

张师浩说:“到今年8月为止,15年了。”

我这才知道,原来张师浩就是我的大师兄。之前我设想过无数种再碰上他的可能性,没想到会是这样。

我问他和王休闲的官司打得怎么样了?

张师浩低头一笑,他说:“快换上衣服吧,我早想揍你了,你练两下我看看。”

2

我跟张师浩认识是因为一次节目的录制,好几年前的事了,当时我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小编导, 王休闲和LUDI乐队也还没有解散,那时候《小野马》这首脍炙人口的热门金曲还没出炉,所以王休闲算是比较小众的那类摇滚明星。领导的音乐品味不错,很知道什么正时髦,让我去请LUDI乐队来演出助兴。我平时的工作包括跟那些炫酷的人保持联系,王休闲就是他们当中的一位。我打了个电话给王休闲,他答应推掉其他事来我们的活动,而与我对接具体细节的,就是乐队的贝斯手张师浩。

张师浩岁数不小,当时至少30 ,他属于那种让人猜不透年龄的人,或许因为身材精干没有赘肉,你说他20 肯定也有人信。他斯斯文文的,不爱出风头,没有纹身没有耳洞,留一点小胡子,头发和胡子都剪得非常仔细。他做事周到,总体说来不苟言笑,只在需要的时候开两句玩笑活跃气氛,就好像笑话是工作的一部分。那次的节目录制我们请了好多人,我忙前忙后没有照顾好他们,据同事说王休闲在后台发火来着,等我攥着活动流程奔到后台去救火,发现张师浩已经把事情解决了。他绕过我,自己找灯光师音响师主持人沟通了一遍,一切都井井有条。最终当天的演出顺滑如流水,看着张师浩没事人一样在台上弹贝斯,我不由得在心底为他点了个赞,真是个低调又可靠的人。

我的工作令我每天都接触大量的人,这些人来的快去的也快,唯独对他,我们互换微信还留了电话,我甚至没有屏蔽他的朋友圈。是的,他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我知道他是那种可以仰仗的人,虽然我们后来再没见过。

跟张师浩面对面练习冲拳时,我觉得自己的拳头全打在墙上,他硬邦邦的占据着中线,拳风一不小心便挂到我的鼻尖。有那么一会儿,我甚至怀疑他是不是真的想揍我一顿,后来发现不是,实力差别太大而已。

我请他示范几个简单的外摊手内摊手动作,并且特意强调:“一定要轻轻的……”

结果刚一搭手,我就觉得眼前左面一个拳头右面一个拳头,呼呼呼呼的就像一个电扇对着我吹。稍稍抵挡两下,根本无力招架,像是在拿我的胳膊去敲大铁棍。

我连忙告饶,一边揉着生疼的胳膊一边说:“太厉害了,你打过人没有?”

张师浩说:“师父没给你讲吗,我们在拳馆以外不能动手。”

“练了这么久,你就没想过揍谁一顿?”我忽然想起他和王休闲之间的纠葛,便随口说,“比如王休闲,他过河拆桥,你就没想打他一顿?”

我能感到张师浩的脸上忽然一紧,眯紧的眼睛忽然射出一记冷光,那不是平时的张师浩,其中有一股鲜活尖刺的东西,就像在森林里看见了狼。只是一瞬间,我就知道他内心深处一定把这个可能性反复想过很久了,而且不是一般的想想那么简单。我赶紧解释,自己随口一说,开玩笑而已。他收回了那股凌厉的目光,恢复往日温和的表情,却把我搞不好意思了,人家跟王休闲在一起搞乐队也有十几年了,我怎么能拿这事随便调侃呢。

正好这时候其他同学陆陆续续也来了,大家见到大师兄回来都很高兴,听说我和大师兄是旧相识都觉得巧。再后来我们师父到了,气氛陡然紧张起来,人人奋勇争先,都想被师父夸赞一句“不错”。真的上起课,大师兄张师浩就不再是我这个菜鸟能企及的人物了,教我练基本功的是他师弟的师弟的师弟。

3

这天练习期间我一直在想,应该找个机会跟张师浩再聊几句,至少让他知道自己无意冒犯。

下了课,我问张师浩想不想一起走,我说咱们一个方向,在地铁上可以再聊会儿。当时张师浩刚刚打完实战,满身大汗,一位师兄在帮他擦汗,另外一位在帮他解拳套。张师浩定定地瞧了我半秒钟,有什么话欲言又止似的。我忽然意识到自己可能又唐突了,赶紧说:“要不下次再聊也好,反正我天天来……”

张师浩点点头,说他是开车来的,我本来以为他打算邀请我一起坐他的车回去,但他转过头去讨论刚才的招式,一边讨论一边跟擦汗的师兄比划起来,我在旁边站了一会儿,独自走了。我心中冷冷的,想抽自己的大嘴巴,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呢,人家肯定误会我想巴结他。可笑,我为什么要巴结他!

自那以后我特别注意与张师浩打照面时的举止。首先,他是我的大师兄,是整间拳馆仅次于师父的人物,对待他要仅次于师父那样尊敬;其次,我着意保护我的自尊,见面主动打招呼,但不会主动说话,就算在一起说话,也时刻提醒自己注意分寸,尽量做出晚辈陪长辈聊天的姿态;最后,我暗暗叮嘱自己,就算他想起跟你叙旧了,你也要矜持一下两下的。张师浩显然也感觉到了,除了指导动作时说上几句话,上课前下课后不再特意跟我聊什么,我甚至怀疑他屏蔽了我的朋友圈。我能感觉到,他也在小心的与我保持距离,我不知道他介怀什么,或许因为我同时也是王休闲的熟人?管他呢,我是来学拳的,在拳馆里,世间的一切都与我无关。

继续免费阅读全文:https://read.douban.com/reader/ebook/12921282/

http://ww2/large/942b94fdgw1eynrhkrez3j207s0bomy9.jpg


作者简介

祁又一,小说家、乐评人、青年导演。已在豆瓣阅读发表三部作品。

作者豆瓣阅读主页:https://read.douban.com/people/1822168/

作者自述

这是我今年秋天在加拿大写的小说。风格还是我自己的调调,我练一点咏春拳,听过很多摇滚乐,因此平生第一次触碰了“复仇”这个主题,决定写一个没有人尝试过的风味,摇滚武侠。

本文系第三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武侠组入围作品

更多征文大赛作品限时免费阅读中:http://read.douban.com/competition/20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