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远方永远只是远方 (评《 十七个远方》)

(2013-12-11 11:43:09)
标签:

杂谈

文/邓安庆

在远子的文字世界里,“远方”与“现实”是对立的关系。远方代表着轻灵、希望、自由,现实则是沉重、无望、束缚。远子处于两者之间,现实生活必须要顾及生存和各种关系,远方总是吸引他想抛开一切桎梏去追逐。每往所谓的远方走一步,那一步即成现实,现实是你的肉身携带着的,你不可能甩掉。这是一个悖论。因而,远方只能是悬挂在不可逾越之处,供作者在文字中去一遍遍臆想,文字撕扯的力度也由此而生。

此书分为两个部分“十七个北京”和“十七个远方”。“十七个北京”这一部分我最喜欢的是《河北移动欢迎你》和《国贸的地下王国》。我想起深夜读到远子的《国贸的地下王国》时那种兴奋的感情,文中他写道自己在书店打工的经历。他写到书店那些来来往往的人们,有一般顾客,也有大明星,他们在挑选书籍,而远子在远处观看他们。这种观看淡然而忧伤,我读的时候不自觉地被这种弥漫的伤感所笼罩。再去找他其他的文章看,逐渐能看出他要写出“北漂”系列的努力。三里屯、六郎庄、中关村、芍药居、国贸、工体……它们不只是北京的一个个地标,它们也是远子的生命现场,寄居、卖唱、找工作,为生活而四处辗转。在这些经历中,所见所思,所感所想,都成了他写作的养料。“十七个远方”这一部分是十七个地名,构思颇有意思。这些地名遍布世界各地,空间感由此而生,但是文中的人物常常并未去过题目中说的那些地方,他们都是在自己的现实世界迫不得已的生存。

看他的文字,常常让我想起听城市民谣的感觉。民谣这几年十分红火,他从城市间冒出来,带着平凡底层的经验,用不同于流行乐的方式歌唱。歌唱不断地流浪,歌唱生存之难,歌唱无聊的人生。远子是用笔在唱,此书的题目都十分有“民谣范儿“:《六郎庄的日与夜》、《不知去向的黑衣女子》、《五环边上的灯塔》……他的文章内里也是有节奏感的,不着迷于物质细节的刻画,不刻意照顾前后文的因果关系,他更倾情于写出一个个片段,片段与片段之间有时候没有必然的联系,留下了空白,而这个空白恰恰是他文字好读的地方。从这个片段向下一个片段跳跃的时候,读者投入了自己的情感。在他写得比较好的篇幅中,这些片段组合起来,有了十分动人的效果。尤其是结尾,很有力量感。

远子虽然写的是散文,我却往往读出诗的感觉来。写北漂经历何止远子一个人,各种窘迫伤心得意疯狂之事,在北京的人们都或多或少地经历过。而北京只是一个人口密集的空间,每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与生命体验,都会指向这些疑问:人生的意义在哪儿?我们为什么活着?这些问题一点都不玄虚,它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不过有些人更为敏感,比如远子,他捕捉世间百态背后的这些疑问。他在文字中是不说的,他只是呈现给我们——我们在生活,我们在漂泊。而远方永远是只是远方,你永远只能眼望着远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