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研究第三阶段计划
(2023-05-29 19:58:01)“双减”背景下,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研究
第三阶段计划
《“双减”背景下,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研究》实验课题自开题以来,我们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已顺利完成了一二阶段的研究工作,正式进入收尾阶段,实施过程中,虽遇到不少挑战,但也出现不少机遇,结合课题研究方案及第一二阶段中存在的问题,现对第三阶段的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做如下安排:
一、指导思想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可以说人类的每一次重大进步背后都是数学在后面作为强有力的支撑,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学习数学还可以锻炼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新课标对培养学生的基本要求,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在数学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实现以知识为本转换为以人为本;由学会转变为会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和素养;达到训练、理解、思维品质的梯度上升。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离不开老师对于课堂的精心设计,老师在每一堂课中必须进行主题教学,并围绕学习主题对课程的内容进行组织、实施与评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堂上围绕主题中的核心概念或思想观念、研究的核心问题,来整合多种资源,基于学生认知基础组织构建主题下相关知识发生发展的境脉,在数学活动的全景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学科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树立改革创新的精神,从本校教学实际出发,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兴趣对丰富人的知识,开发人的智力有重要价值。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他们去探索和学习。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或者方法让学生感悟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主要工作
(一)收集整理过程性资料。对于前期课题研究成果的全面、系统总结。
(二)总结研究执行情况,全面展示研究成果。
(三)书写结题报告等材料,进行校内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