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双减”背景下,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研究中期报告

(2023-03-18 19:26:26)

附件1.

蓝田县教育教学科研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课题名称

“双减”背景下,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研究

张睿云

项毅、梁小明

负责人单位

蓝田县小寨镇小寨小学

兴趣是认识世界、获得知识的意识倾向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开启通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在心理学上,我们说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有意识的认知活动。热情的兴趣甚至可以让人们克服困难或知觉障碍。“双减”背景下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应从学生角度出发,对于年级学生来说,学习动机受兴趣支配,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一、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认知发展水平,意味着对于低段学生的数学教学一定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使其沉浸在课堂中

本课题自立项以来,一直坚持立足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研究。没有兴趣的学习,无疑是一件苦差事,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数学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枯燥,它没有形象生动的语言及生动的故事情节,不易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针对本校一二学生进行对学习数学兴趣的现状调查分析、新教材所蕴涵的知识的深入挖掘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以课本为载体,拓展发散,多角度多形式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乐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旨在使学生们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所在,在学习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扬。我特于2022年9月提出了《“双减”背景下,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研究》的课题,课题已进行至中期研究阶段,现将本阶段实施情况做一小结:

一、课题研究的进程及具体做法:

(一)主要任务

1、查看搜索相关文献资料,把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2、拟定课题方案及实施计划,布置研究工作。

3、明确各阶段研究工作重心,进行研究活动。

4、交流实施,梳理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存在的共通性问题,思考课题研究的方向。

5、探索低段数学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结合途径,营造愉悦的生活情境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诱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二)具体做法及进展情况

1、课题前期,研究小组对人教版数学一二年级教材进行了初步探究,包括对低段人教版数学教材剖析和对学生的目标要求,其中有加强口算练习和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总结整理出适合一二年级学生教学方法。

2、初步调查研究,明晰其困惑及学习意见,收集有效信息,做好分析总结。

3、开展理论学习,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小组与本校数学教研组进行交流探讨,深入剖析教材,力求立足课本,发散拓展,尽可能多的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到设计后的教学活动中,进行教学观摩课,相互学习,听取其他老师的见解和想法,力求融会贯通。

4、适时开展相关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学会立足课本,加强实践,在实践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最终达到本课题目的。采用现代化技术,使用希沃白板制作课件,利用此软件将学生的作业可以实时投屏在电子白板上,给学生提供了及时的展示平台,并给予学生适时的正向评价,激励学生自主投入到数学学习;运用软件设置精彩有趣的单人、双人竞赛游戏,通过解决数学问题最终得到冠军,促进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主动的思考;在导入环节以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人物、视频、互动游戏和故事情境等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设置个人或团体比赛,进行个人和小组积分赛,以此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在作业设置中,依据每节课的特点设计轻松、有趣的课后作业,并根据不同的学生水平设计不同的实践操作作业,通过作业完成情况来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加强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阶段性成果

1、小学人教版一二年级数学教材初探。

2、教学设计。

3、观摩课评课活动情况记录。

4、教学活动及学生实践活动情况。

5、《“双减”背景下,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研究》中期报告。

二、今后的做法

我们将及时总结经验、克服不足、不断改进方式方法。以高质量的教研教改成果全面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为其提供多样性的实践方式,将课堂与课下融为一体,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并爱上数学,感悟数学的魅力。

存在困难

 

 

1、学生对自己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缺乏信心。

2、学生对数学知识中抽象、枯燥、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达不到预期。

3、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观察能力有限。

 

 

解决思路

 

 

1. 强化兴趣的重要性。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能积极主动和心情愉快地学习,学习兴趣在一、二年级的数学中有现实积极的意义,应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运用正确的思路,才能掌握其中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2. 拓宽教学的思路。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有趣味性的内容,尽量将枯燥的知识设计的生动有趣,使得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将被动地学习诱因转化为主动地学习内驱力。例如设置动手操作、实践性的家庭作业,将数学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到一起,让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 加强相关实践。多开展数学知识相关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使课下与课上联系更紧密,激发学生兴趣,使其在探索的过程中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学习分类与整理,在学生间开展整理书包比赛,进行个人和小组赛;认识平面图形学生可利用学过的平面图形创造属于自己创意画;自己制作钟表,用以加深对时钟的学习和理解······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加深其对数学知识理解,并在实践中体会真知。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4页的范围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