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3-教育人印象)和谐校长-李翠兰:山东省东营市胜利实验小学校长

(2014-12-08 13:35:46)
http://s8/bmiddle/002I22y1zy6OdNie0t1d7&690

和谐,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而在李翠兰的眼里,和谐是简约的、动态的,它是一把金钥匙。她就是用“和谐”这把金钥匙,不仅打开了山东省东营市胜利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实小”)这所名校的大门,更用十年时间,精心将“和谐”的理念深深植入了实小每一个人的心田,营造了一种和谐幸福的校园生活,成就了“和谐教育”品牌,成功实现了名校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面对全国课改名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山东省素质教育先进单位等数不胜数的学校荣誉,面对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全国百名好少年、全国平安行动好队员、山东省十佳少先队员等一大批熠熠闪光的“明日之星”,面对同仁们的赞赏与探寻,她依然是她那泰然自若而又平易近人的微笑,她说,她只做了普通的两件事:一件是带出了一支队伍,一件是打造了一个环境……这一切都是必然,一切尚在继续……

                   德才兼备:“教育靠什么?”

和谐的队伍,“走在幸福的路上”!

李校长将每一个教师视为独立的个体,尊重其思维、个性、风格、习惯,又对其戮力服务之。同时,又将教师视为一个团体不可或缺的有机分子,广搭台、广铺路,勤引导、重自主,对其思想观念、知识层次、师德风貌、执教技艺进行不断的更新与升华。从而形成了以“认同”+“求索”为核心特色的教师文化。

认同=“认同老师”+“认同职业”。首先,李校长说自己是非常幸运的,因为实验小学的老师多是当时油田师范留下的好苗子,“先天”素质都很好。因为她对老师的真诚与高度的认同,激发了老师们的自豪感、责任感及自信心,为教师们认同自己的职业铺平了道路:“教育是光辉的事业,是我适合的职业”,在每一个老师的心里,都有着这样的认同感。同时,她鼓励教师成立了教师合唱团、瑜伽社团等多个教师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了教师的职业生活,让老师们在工作之余能够放松身心,让其个性和特长得以发展;每到三八妇女节,她还为每位女教师精心准备一大捧百合花,元旦给亲友团写上一张温情的贺卡、给每位教师送上真挚的拥抱。把实小打造成老师们一个温馨的“家”。每个教师在这个家里都能舒心地工作,快乐地生活,并把这种幸福自然地传递给了学生。

 

求索=“知识求真”+“技能求精”。在师能发展上,李校长真可谓“师之师”、“师之梯”。第一,她鼓励和倡议老师们撰写教育随笔,每周六她都会亲自批阅,撰写评语,从而不仅引导老师们养成总结、反思和学习的习惯,还加强与和谐了他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并且,学校出资为优秀教师编印了教育随笔集《老陈的教育生活》,彰显了老师的价值,体现了老师的智慧,丰富了实小的精神宝库。第二,她在老师队伍中坚持贯彻每年“五个一”实践活动——一次师德论坛,寒假期间举办,每年一个主题;一本教育日记,每周不少于一篇;每年读一本教育专著;每年做一日乡村教师,到手拉手学校体验一天农村教师的生活;一次师德十佳教师的评选和表彰。第三,“上挂横联”——“上挂”即上挂有关部门,建立教师培训基地,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横联”即横联兄弟学校、外地名校,定期互派人员交流学习。如:组织老师去山东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参加学习和培训,并同北京中关村四小、光明小学“同课异构”等。第四,借助科研课题开发平台,使老师们形成有价值的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意识,时时处处体现研究精神,挖掘自身潜力。第五,建立了全国名师教育教学案例库,让教师随时见识名师、研究名师、学习名师……2009年起,她在自己的名校长工作室里,引领着10名中青年校长的发展。

目前,全校各级教学能手31人,其中山东省教学能手3人,东营名师2人,胜利名师1人,高级教师共75人,这样的荣誉足以说明她带出了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但是,当我们翻阅《走在幸福的路上》这本书时,《呵护自信的手》、《当教师是一种享受》、《孩子,我错了》等真挚流露的美文,让我们又会发现与更加深信,在实验小学,每一位老师在学生们的眼里,都是一本教材,都是一颗太阳,人人都播撒着光明、温暖与智慧的光芒!教育就要靠他们!孩子们的发展与幸福要靠他们!

     内外兼修:“教育有什么?”

和谐的环境,在幸福中启航人生。

李校长说,小学生正值好奇心和形象思维的迸发期,教育环境的打造至关重要,时时、处处、人人、事事皆育人,是小学教育的必然和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她从2001年到任以来,就以“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为教育理念,以打造“学习型和谐校园”为着力点,内外兼修,从校园环境建设、课程课堂改革、家校互通互动上,给孩子们营造全方位、深层次,全面立体式的和谐环境。

给孩子们一个和谐的“家”。“家”是孩子们生存与生活的环境,在李校长主持编纂的《走在幸福的路上》一书中,宋桂芳老师用苏霍穆林斯基的话阐明了家校合作沟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李校长的带领下,实验小学孩子们的家就有个双重的定义,即“校园”+“家庭”=“家”,致力追求学校像家一样温暖,家像学校一样理性。

在校园环境的优化上,她坚持四条原则:一是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教育性;二是适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学生喜闻乐见;三是版面设计精巧艺术,具有美化功能;四是学生参与设计,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如班级文化建设以 “五个一”为主,“五个一”指:制定一个文明公约、形成一种特色班风、制作一张班级名片、建立一个图书角、办好一个班级文化阵地。如今,学校建起了以“字画”为载体主题鲜明的大厅文化、走廊文化等,既互相衔接又各具特色,校园成为“每面墙壁会说话,每个角落都育人,师生在走动中进行翻页阅读的一本大书”。在校外环境的优化上,她一方面主动争取上级领导、友好单位和周边社区的指导、支持和帮助,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学生家长所在单位的支持和配合。除此之外,为充分利用“家长”这一教育资源,还建立了家长委员会,开办了家长学校,定期评选表彰“教子有方”的优秀家长;举办家庭才艺大赛,促进家庭的和谐温馨;组织家长交流家庭教育的经验和方法等,形成了学校、家庭和谐教育的氛围……

给孩子们一个和谐的“课”。李校长同样把“课”统一协调起来,即“课程”+“课堂”=“课”,一个是丰富而科学的内涵,一个是高效而愉悦的过程。两者同时具备,两者相融互进,便是和谐的“课”。

“玩”出课程的“新”、“实”与“多元”。李校长说,小学教育的许多课程是通过活动体现的,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她坚持“用好国家课程,开好地方课程,开发建设校本课程”“三步走”战略,将其相应地“师本化”和“自主化”。例如:兴趣活动上,每年60名四年级小朋友组成小交警队等;在习惯养成上,建立阅读考级机制,每年12月开展校园读书节,引领孩子们愿读书、会读书,养成读书习惯; “小油娃走油城”活动,让三至五年级孩子们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月主题教育活动,更形成了动静有序,张驰有度的和谐校园律动。     

“煮”出课堂的“活”、“透”与“激情”。实验小学有一套“煮教材策略”系列丛书,旨在《聚集具体的教学视点》,一个“煮”字,把他们的教学精神彰显得淋漓尽致,就是要“熟”、“透”,滚瓜烂熟,拒绝和杜绝了教学行为的囫囵吞枣和生搬硬套。与此同时,李校长主编的《课堂观察:诊断性案例与行动省思》及《小学和谐高效教学探索研究》等书籍,成为指导大多数同类学校和谐高效课堂构建的宝贵财富和行为指南。这一个“煮”字在“煮”透教材的同时,还“煮”活了人的激情与课堂的氛围,煮出了 “五步十环”语文教学模式,“引导探究型”数学教学模式,“五步式”英语教学模式,“开放探究型”科学教学模式,“体验式”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模式,“愉快探究式”美术教学模式……模式的多元化,使课堂教学实现了“适合”、“高效”、“愉悦”和“轻负担”的和谐效果。

和谐的“家”,和谐的“课”,让孩子们在智慧发展的学园、生命成长的乐园、精神愉悦的家园中,实现着愉悦而多元的成长与发展。教育里有“幸福”、有“成长”。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李翠兰,她所以能够科学地解释和谐,巧用和谐,把和谐升华成谋求全面发展的生产力,都源于她本身的德才兼修,内外和谐。同时,和谐使她这样一位女校长异常地淡定与豁达,而她的淡定与豁达,也感染与熏陶着这里的师生。在胜利实验小学这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园里,处处洋溢着这种人人和谐,人心和谐的气息。

——老师弯下了身子,低下了眉,学生扬起了头,掂起了脚,交流从“窗口”对视开始,直到心灵的交融。老师们体会学生的情感更细更实,学生们体验老师的思维更大更远。就这样,校长与教师之间亲如兄弟姐妹,师生之间“和如朋”,“近如亲”,以最近的距离实现最灵动的沟通,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凝聚力和正能量,手牵着手,向着共同的方向,在享受幸福与铸就幸福,在发展中实现持久和谐的发展!

                                                                                        (文   张沼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