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雾霾来临,环保部门不能也看天

(2015-11-10 08:46:11)
标签:

转载

分类: 管理
进入供暖季一周后,辽宁省省会沈阳市迎来持续的空气严重污染。然而,一级预警发布数小时后,建筑工地却顶着停工禁令继续施工、环保局官网瘫痪近2小时、环保局工作人员对启动一级响应竟不知情……有人提出质疑,面对如此重度雾霾污染,政府应急预案为何“梗阻”?(11月9日新华社)
随着供暖季的来临,东北天气普遍遭遇重度污染,相关部门呢?似乎只是例行惯例似的发布着空气状况的数据而已。除此之外,似乎什么也没有做。在重度雾霾下,呼吸科病房爆满,普通人等只能够自行进行预防。
其实,以常识来说,每年到供暖季都会面临雾霾的考验。作为负责任的做法,相关部门应该按照《沈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试行)》进行提前会商。一者,组织沈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成员(市委宣传部、教育局、公安局、环保局、建委等)等照面,形成信息共享联动机制;二者,提前做好准备,做好环保部门官网的维护,保证在关键时刻,信息发布的准确与及时;三者,组织好执法部门,在各级预案发布后,做好应急预案措施的落地,做到知法执法。
值得重视的是,今年新《环保法》颁布实施,对地方环保执法有了更严厉的要求。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对污染企业进行“无上限”的处罚。由此,公众对天气的好转抱有很大期望。地方环保执法也有了尚方宝剑。然而现实呢?当地环保部门没有启动相应应急预案且不说,接到媒体投诉后,对仍然施工的作业仍然不进行处理。其心思作何感想,令人好奇。
有意思的是,同为东北的城市长春近日持续的霾橙色预警信号,仍没有让长春市启动大气重污染预警。对此,长春市大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有关人员的解释是“经过会商,今天(8日)会出现降雪天气,将驱散霾,使空气质量好转。”当执法的环保部门也和普通老百姓一样看起了天,雾霾天气难以改善也就可想而知了。
长时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对环境保护的忽视,导致了环境污染,也造成了雾霾袭城。历史的原因可以理解,因为我国毕竟用几十年走过了西方国家上百年的进程,政府部门和公众也对环保缺乏认识。但如今自上而下都认识到,过去多年快速发展付出过大的环境代价,中国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环境质量已经成为到‘十三五’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短板和瓶颈。而对此地方政府对此仍然不作为,视中央的十三五规划于何地?视人们的健康与幸福何地?
中国“十三五”规划环境与发展国际咨询会9日在京开幕,据环保部规划院测算,预计“十三五”期间环保投入将增加到每年2万亿元左右,“十三五”期间社会环保总投资有望超过17万亿元。如此大的投入表明的是决心,更是承重代价的表征,如果地方政府不行动起来,这17万亿如何花出效率和效果?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