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如何能吃到口感好的粽子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要到了,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一大传统,人们包粽子是为了纪念
我国伟大诗人---屈原,今年有幸参加首都营养美食协会举办的包粽子沙龙活动,收获很多,在下面给大家分享。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每年到五月初,老百姓们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可为花色品种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第一、 包粽子浸泡米有讲究
为了让粽子感官品质最佳,粽体色泽洁白、有光泽,具有粽子特有的香气,口感黏度适中,糯而不烂,糯米浸泡时间、沥水时间、浸泡料液比、浸泡水温等,都非常重要,那么糯米最佳浸泡条件是什么:沥水时间为30min、浸泡时间60min、浸泡料液比1.0:2.0、浸泡温度30℃。
第二、如何包方形粽子
接下来给大家说一下在沙龙上学到的方形粽子是如何包的:
1、将两片粽叶颠倒平放在桌子上,折起一个边,用手压实。
2、叶子两端分别向中间折,用手压实后,叶子呈长形的口袋状。
3、将糯米放入折好的粽叶当中,放入大枣等料。
4、然后将另外一边向下折,完全将糯米包裹住。
5、用事先好准备的粽子绳,将粽子捆绑结实即可。
第三、如何煮粽子
冷水下锅,并整齐地放到锅中,水要浸过粽子两寸左右,待重新滚起以后再用旺火煮1个班小时左右即可;在此强调一下,粽子一定要冷水下锅,因为用冷水煮粽子随着水温的慢慢升高,粽叶的香味也会慢慢渗透到糯米里,煮出的粽子会更香;此外,冷水煮粽子可使煮出来的粽子成熟一致,没有硬心;还有水面一定要超过粽子,这样在煮的过程中会膨胀,如果加水不够多,上面的粽子会被顶出水面,不容易煮透,煮出的粽子也不够软。
参考文献:<<中国知网
>>
注:本文属原创,图片载自网络,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
作者信息:
刘
宇
国家公共二级营养师
首都营养美食协会会员
健康时报特约撰稿人
保健时报特约撰稿人
微博@营养师刘宇
QQ:790201076
手机及微信号:1583061744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