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10、爱之旅(二)(2013-01-27)

(2013-01-29 15:51:57)

爱之旅,之——远程的会诊

出门在外,最怕生病。一是,家人生病;二是,自己生病。家人病了,自己心里难受,相隔万里帮不上忙,家人的病情还时刻令人牵肠挂肚;自己病了,自己身体难受,身边朋友再多,也不如家人照顾得方便,离家越远,就越是想家。

回国第三天的早晨,医疗队一连从几内亚打来了四个电话。问候我母亲病情的同时,还告知我队里出了件更加棘手的事,队员王文静在几内亚患了中耳炎,现在头晕、头疼、耳朵里不停地向外流水,当地没有耳鼻喉科,目前需要听取国内专家的治疗意见。通过电话获取信息,我写了一份病历摘要,准备立刻拿到医院请耳鼻喉科专家做一次远程会诊。

得知消息,医院很重视。听取病情,做出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开方子,拿药,还让我带回用于检查和治疗的器械…… 科主任、护士长以及外事组的老师跑前跑后,大家忙活了整整一上午。目的只有一个,医院作为大后方,愿意为援非医疗队员提供最大的方便,保证最好的药,只要是有益于援非队员治病的一切需求,一律满足。

拿着手里沉甸甸的药,满满的一纸箱子,口服的、外用的总共三五种,足够治疗一个多月的;看着手中密密麻麻的会诊意见,上面详细的记录了病情的不同发展阶段所需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最后还留下了专家的联系方法。如此,我也就安心了。第一时间,我把这个好消息告知了远在非洲的医疗队兄弟们。

医院是关心我们的,队员病了,医疗队心急,医院比我们更着急;医院是帮我们的,队员有了困难,医院会把这当成头等大事去解决;医院是爱我们的,能够从我们自身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从我们家属的角度出发帮助解决问题。

自古,君臣之交莫过于此,将士之交莫过于此,兄弟之交莫过于此。故而,当我们扪心自问,或许,只有为院出征、尽其所能、圆满完成使命,才是我们回馈医院的最好方式。

 

爱之旅,之——北京的过客

“炒肝八块一碗。”

“这么贵,什么时候涨价了?”

“早就这个价了。北京都这样。”

太伤人了!那不屑的话语中,那犀利的目光中,已然完全把我视为一个刚进京的外地人。

顾不得在家吃早饭的我,本以为去门口熟悉的早点摊儿上点一份熟悉的早餐,是件很幸福的事。谁成想,才离开这里不过半年,我竟被北京飞速增长的物价给狠狠地甩掉队了。真是哭不得,笑不得,气不得。

原来认为,电脑十八个月更新一代,手机一年换一个新款,这样的淘汰速度,于我们这些七零后,已然很是惊人了,莫说能追赶上这变迁的速度,就连听上去都会觉得累心。可现在才知道,你要是离开这大都市半年,仅仅半年的时间,就足已被它弃之为局外人了,这淘汰的速度更是惊人。可想,这要是两年之后回来,那我一定比老农进城还要土得掉渣。

作为一名过客,我只能接受这变化中的一切,因为还没时间容得我反应过来如何去适应,就又将匆匆离开这繁华的都市,再次踏上远行的征程。

 

 

爱之旅,之——满载的行囊

“这次回去,一定把羊肉切片机带上。我是答应过全队人的,一定让队员们在春节时吃上一顿像样的涮羊肉。”魏院长不紧不慢的话语中,带着一种沉稳的力量。

与这次我回国仅五天相比,和院长见面交流的十分钟,就显得弥足珍贵了。而其中,院长对我说出这番话时的那个情景,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此时,我真不知该用怎样的言语才能准确的描绘出我当时的感受。那,不是一种简单的激动,也不是一种简单的感谢,或许,那是一种堪比家人的亲切感,又像是一个被人疼爱的小孩心中所得到的那种满足感。

装机器的包裹,是医院程书记亲自督办找人打好的。箱子里,为了不让机器晃动,需要放上一些填充物。

书记诚恳地问我,“放什么呢?大家还需要什么呀?一定要有效的利用好这不大的空间。”

“安贞的熟食!” 一个忽而划过我脑海的闪念,随口说了出来。

酱肚!酱肘子!酱猪耳朵!那是我们队员在几内亚最吃不到的东西,也是大家最想念的安贞自己的味道。

于是,包裹变得越来越大,最后由一个竟然变成了五个,原本垫机器的辅料几乎成了包裹里的主角。

无论机器再沉,无论东西再多,我也要把它们带回几内亚。我要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回医疗队里,让每个队员都能亲身的体会到,让大家一同感受安贞人对于我们这支队伍的那一份惦念。

 

 

爱之旅,之——本职的坚守

时间飞逝,一周转眼就过去了。写下这段《爱之旅》的时候,我已经回到几内亚医疗队驻地,坐在宿舍里那张熟悉的写字台前了。

这次母亲病重,能回国探望,我是幸运的。各级领导对我的关心和照顾,队内队员给予我的理解和支持,让我越来越懂得,要用感恩的心去回馈周围的人。

医疗队里,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家中有事。有的队员,家中老人过世了,没有回去;有的队员,家中小孩生病了,也没有回去;还有不少的队员,家中都有着这样或是那样的难办的事情,然而却都一如既往的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毕竟我们出门在外、万里之遥,毕竟我们身兼重任、责无旁贷,回国的机会很是难得,所以我倍加珍惜、倍加感谢。

如今,我回到几内亚了,该放下家事为国事了。不必倒时差,我已经准备好了,准备去迎接医疗队工作中新的一周的到来。中几友好医院的手术室里,将再次出现那个忙碌着的快乐着的麻醉医生的身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