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1、用健康捍卫健康(2012-11-22)

(2012-11-23 06:33:07)
标签:

杂谈

以下的文字,旨在描述一个医生的平实,而非为了炫耀他的高尚。

 “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

这,是医学生誓言中的一句。在我刚刚踏入医学殿堂之时,它就刻在首都医科大学第一教学楼的屏风墙上。而现在,身在异国他乡的我,已将它时时铭记于我的心中。

在这个吸入麻醉日易被全屏静脉麻醉所替代的年代,麻醉方法的选择也与时俱进的体现出人性化的一面。这种历史性的替代,说是为了实现麻醉的快捷,为了实现麻醉的平稳,或是为了实现麻醉更好的可控性,虽然不容否认,但无非这些只是一种借口。然而,要是说为了减少麻醉污染,为了保护病人,为了保护医生,我倒是愿意给予十足的肯定。感同身受,这种替代,对于维护麻醉医生的健康功不可没。

也许外行不知,但行内人一定清楚。氟烷,一种古老的吸入性麻醉药。在产品说明书中明确指出,对吸入者肝功能有明显的影响,在一个月内接受两次以上氟烷麻醉者,术后肝功能多出现异常,建议两次接触氟烷需间隔三个月以上。

如此,可想而知,长期参与吸入性麻醉工作,对于麻醉医生的身体无疑是一种慢性毒害。当然了,麻醉药品也为此而进行着不断的改进。但是,尽管现在的吸入性麻醉药对人体的毒害已然小了很多,却也难于满足现代人对自我健康的要求,终将难于避免被时代抛弃的命运。无疑,三四十年前的氟烷时代,已然尘封在厚厚的教科书里了。

艰苦年代,谁没有经历过吃糠咽菜。那,不必夸耀。可是,幸福的今天,谁又愿意回到吃糠咽菜的日子。这,才需要勇气。

其实,也是一种无奈。在这里,选择全麻,就要不可避免的选择吸入氟烷麻醉。

平日里,尽量不做全麻的我,也不可回避的要面对今天的局面。不做则已,一做就是一天连做三台,全是不到一岁的小儿,全是需要应用氟烷吸入全麻。

应该说,这是我来几内亚后所做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身麻醉。都说,万事开头难。谁承想,我的开头,竟是从挑战技术高难度和心理底线开始的。

看着眼前的患儿,我不由地想,似乎有一点是世界相通的:生活越穷就越生娃,越生就越穷!由于穷,温饱难于保证,就更不要提实现常规的医疗保障了。所以,这里的人生孩子没有产前检查。顺天意,自然选择!于是,畸形残障儿童不在少数。其中,神经系统疾病中,新生儿中脑导水管先天性发育缺陷的现象较为多见,因此脑积水患儿的数量大得惊人。不然,在几内亚,小儿脑积水也不会被列为国家免费援助医治病种。

三台下来,从上午十点到下午五点。在狭小而无空气净化设备的手术室里,在老旧而没尾气处理装置的麻醉机旁,听着监护仪嘀嘀的声音,看着手术艰难的进展到每一步。我唯一的感觉,就是头晕。而唯一不能选择的选择,就是离开。因为,因为我无法忘记在病房一个个患儿那迷离的眼神和一位位家属脸上那无助的表情。此刻,没有语言可以表达,也无需言语加以描绘,全是心在感受。

多少次,有人问我,为了这些素不相识的黑人,为了这两年短暂的工作,而付出这些辛苦和健康,值得吗?又有谁知道呢?

我没回答。因为没办法回答,因为我也不知道答案。

可是,作为一名医生,一名不能说优秀就算尚且合格的医生吧,看着眼前的病人,又能做出怎么的回答呢。

还是守候在病人旁,守候在麻醉机旁,继续工作吧。只要付出的不是很多,只要我还能承受得起,我愿意,用我的健康捍卫病人的健康。

 

 http://s7/mw690/938ac46cgcf1d108ffbb6&690
http://s10/mw690/938ac46cgcf1d109a7439&690
http://s2/mw690/938ac46cgcf1d117f00c1&690
http://s13/mw690/938ac46cg7b1c81ba6b8c&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