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思想的牢笼
(2015-10-06 10:36:45)
标签:
情感快乐临汾心灵花园儿童青少 |
分类: 心灵成长 |
如果妈妈长期保持扑克脸,比如是一个抑郁的妈妈,一个疲惫的妈妈,一个充满怨毒的妈妈,那么孩子就必须习惯在恶劣的养育环境下存在,他必须习惯一个不友好的世界,而他最擅长的,就是在一个不美好甚至冰冷的关系中生活。对他来说,连接大于温暖。因为这就是妈妈,他能活下去的唯一的依靠。
太多女人告诉我,她不敢离开婚姻,哪怕是狗屎一样的婚姻;太多男人告诉我,他不敢辞职,哪怕是要过劳死的工作。对他们来说,连接就是一切,他们是不能奢望有选择温暖的权利的。所以每次看到一个人敢于走出心灵的牢狱时,我内心都是为他喝彩甚至默默流泪的,我知道,这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
35岁,往往是一个女性开始在性、心理、心灵、自我和亲密关系上全面觉醒的时刻,她在这个时候,才开始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知道自己是谁。这个时期,无论是自身的女性魅力,思想的成熟,还是经济的独立,都是一个女人一生中的最高峰,此时寻求一种为自己负责的人生是最合适的机会。
我看过在咖啡馆里懒洋洋安然接受抚摸的小猫,也见过垃圾桶边见到人如箭飞窜的小猫。猫尚如此,何况人乎?如果你小时候被当成野鸭一样地被围猎,被人钉在地板之下,你该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你还会有什么期待吗?你还会伸出手,表达你的需要,并敞开自己的胸怀,相信自己可以获得安抚吗?
面对挫折的时候,的确很痛苦,但这些痛苦是有意义的,它提醒我们要去解决它,而不是将它搁置或者否认。
心理学发现,我们每个人一生都会是一场游戏,这场游戏有它的主题,有它的悖论,也有它的渴望。如果用大白话说就是,我们都有各自的命运,而命运由我们过去的创伤所决定。
让一个人能走出囚禁灵魂的监狱,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去信任他,信任生命会在温暖处开放。像相信一粒种子一样相信他,像相信太阳会从东边升起一样相信他,像相信空气那样相信他,生命就会在这样的凝望中绽放。
他对你的需要是什么?除了性以外?是情感的需要还是生活照料的需要?如果你没有自己,没有你的筹码——不是孩子,也不是面子,而是作为一个女人可以吸引男人的部分——不只是性,而是一种智慧,那么你就会一直过一种依附别人的生活。
父母告诉我们:只要按他们说的做,就会幸福,只要我们工作稳定,有一个不离婚努力赚钱的老公和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我们就会幸福。可是到了30多岁,我们还能这样骗自己吗?最大的危机在于,你发现父母的话不靠谱了,你需要形成自己的标准,完成对自己的解放。
一个幼年关系比较艰险的人最渴望的就是两个重大的满足:一个是我可以拥有一个如此平静、仁爱的慈悲的被爱的感觉;一个是我可以像他一样完美无缺。前者意味着温暖,后者意味着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