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不可不知的家庭教育心理学》读书摘要5
(2014-02-26 10:25:35)
标签:
临汾心灵花园儿童青少快乐365亲子教育情感 |
分类: 父母必读 |
第五章
一、情商培养:最重要的四大关键点
心理学家认为情商包括的内容:
一是自我情绪的认知能力;二是妥善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
三是自我激励的能力;四是认知他们情绪的能力;
五是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1、帮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认同原则
即不管孩子的情绪是否正确、合理,家长首先认同他的情绪,然后再想办法使孩子的负面情绪消失。
2、增强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延迟满足效应
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对将来的个性发展、事业成功等,都有很大影响。尽量少一些物质奖励,多一些精神奖励。
3、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体验原则
利用孩子的优势,让孩子品尝成功的滋味,有意识地增加孩子的成功体验,进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4、让乐观成为孩子的一种能力---榜样效应
乐观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家长对待生活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是神奇的,它会成为孩子成长的动力。
二、情商培养:孩子交往能力的迅速提升
今天你帮助别人了吗?高情商的人善于洞察并理解别人的心态,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并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领悟双方的感受,尊重他人的意见。
1、让孩子学会分享----角色互换原理
2、教孩子助人为乐---跷跷板互惠原则
助人是快乐之本
3、让孩子学会感恩他人----强化效应
运用“强化效应”延长感谢的动作,使孩子对事情的认识,由“感谢”向“感恩”转化。懂得“感恩”的孩子,不会把别人对他的爱当成理所应当,相反,要主动去爱别人、帮助别人。
三、理财教育:家长必备的三大理财观念
理财教育,是一种在生活中引导孩子体验和管理金钱的实践,也是引导孩子学会规划梦想和管理人生的生存教育,更是引导孩子学会感恩父母、建立责任感、获得独立自尊等健全人格的教育。
正确的财富观念、理财意识和良好的理财习惯,将让孩子终生受益。
1、按阶段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因时施教原则
3-5岁,让孩子明白:钱只不是劳动与物品之间的一种中介,要想获得更多的物品,就得付出更多的劳动。
6-11岁,主要培养孩子合理的用钱习惯,如学会省钱、攒钱并存钱。
12-18岁,开始教孩子做一些长期的消费计划,并引导孩子通过节约零花钱去购买更需要的物品,从而培养孩子的挣钱意识。
2、拒做孩子的提款机---“使用说明书”效应
3、再富不能富孩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需要”是孩子真正需要的物品,“希望”是种奢侈的消费。
四、理财教育:最有效的四步骤
1、给予孩子零花钱的支配权---私有制效应
2、省钱VS储蓄---积少成多理论
3、引导孩子正确使用压岁钱
4、向孩子传授一些防止坏人经济诈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