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 听张波讲O2O——去中心化

(2014-04-17 10:34:21)
标签:

去中心化

二维码

o2o

张波

it

分类: 听张波讲O2O


       2013年的最后一个月,我在玩一款游戏:《姜维传》,这个游戏是台湾人编剧,尽管对话环节废话太多,但内容和文化意境的确比大陆三国MOD的网民编剧们要深刻,通关整个游戏,一开始集中在富2代和屌丝之间不同人生感悟的桥段,接着是魏吴蜀三国的权臣间坚持梦想和相互猜忌的斗争,最后升华为一个更高的命题:天下大乱时,大家都以为需要一个认可的中心(皇帝)来平定乱世,却突然发现,其实这个中心(皇帝)这个模式才是天下大乱的根本时,那如何选择?

       本期听张波讲O2O,主题是:去中心化。

       2013O2O的确火爆,吸引眼球的事件在互联网(自)媒体快速传播和发酵,无论是业内持续关注的苏宁从电器零售商转型成O2O企业,还是2013年天猫双11的主推O2O概念,期间还爆发19家传统家居卖场抵制的事件热点,以及腾讯、阿里2大互联网巨头在微信和来往这2款移动社交APP爆发的Q之战被解读为O2O,还有传统企业电商部纷纷把原来在线上开店运营的重心转向线下线上互动的O2O运营模式,甚至从2012年延续过来的那场王健林和马云的1亿赌局,也被认为遥指O2O

       这些火爆事件的背后,均和O2O这个词有关,从团购热、优惠券和电子票APP热、到二维码热以及微信热,2013年,O2O火爆背后到底承载着什么变化。

       传统商务中渠道商竞争的核心是客流,只是互联网把它称为流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流量从线下到线上,还是从线上到线下,都变的异常简单快捷了,所以在2012年纷纷争论不休的O2O概念,在2013年初达成了2个业务形态的共识,就是Online to Offline(线上营销&交易到线下体验)和Offline to Online(线下营销到线上完成交易),当大家认为O2O概念大局已定时,其实陷入了互联网思维的悖论,因为互联网从业者从草根起步,借助资本的力量、通过将资源聚集在一点的能力,利用侧翼跨界颠覆传统的专业模式,最后被归纳为互联网思维的5大特点:去中心化、开放、互动、自下而上、长尾。互联网企业通过10多年草根成长逐渐成为巨头时,他们自己陷入了互联网思维的悖论,他们自己的中心化已经形成,动不动谈为用户建立生态环境,所以无论是Online to OfflineOffline to OnlineO2O现象都变成了单渠道的引流竞争,这就是火爆事件中那些大战和赌局背后的原因,可惜2013年那些自由互联网媒体人一如既往的成为着热点和被公共知识的搬运者,却不知投入而不依赖,尽在其中又在其外就是自由的道理。

       2013年下半年开始,当互联网巨头认识到消费体验上不如线下实体店,线下实体巨头认识到营销上需要借助移动互联网工具快速引流,互联网巨头又在交易上相互对掐,与生活消费领域相关的电信运营商、银行、邮政、石化、快消品、耐用品等企业又突然发现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可以快速介入O2O在营销、消费体验、交易等环节改造自己的传统商业模式,所有行业各自开放,互联网从快鱼吃慢鱼的时代进入了群鱼吃独鱼的时代, O2O进入了去中心化的尝试,多渠道引流合作模式被越来越多企业关注,在O2O现象上来看,出现了Offline to Online to Offline(线下营销到线上交易,然后再到线下体验)和Online to Offline to Online(线上营销到线下体验,再到线上交易)。

       2013年,O2O只是进入去中心化的尝试,而疯狂的比特币直接演绎去中心化的饕餮盛宴,传统电子货币都有一个中心的服务商(比如各国央行)。比特币真的能去中心化吗?如果我们从比特币依赖于P2P的网络特性上来看确实是如此的,比特币的产生依赖于数学算法而不是央行。但是,由于比特币的总发行数量是一定的(2100万),那么就不排除有人控制比特币流动量的话,就能实现对价格进行操控,这个控制人是不是成为比特币的新中心,他能随意按照他的喜好的提升和打压价格,甚至让比特币变得一文不值!

       互联网发展,让大家意识到去中心化应该是一个趋势,但是目前看来世界仍然摆脱不了中心化的控制,2014年关于O2O商战模式中的去中心化特点,仍然伴随着挑战者的自由颠覆和优势者的平等安全这些口号若隐若现,需要我们O2O实践者继续努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