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O2OPark张波
O2OPark张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338
  • 关注人气:1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 听波哥讲O2O——入口和触发

(2014-04-17 10:14:11)
标签:

o2o

二维码

张波

入口和触发

it

本期听张波讲O2O的主题:入口和触发。

       当互联网从桌面互联时代进入移动社交时代,整个建立在桌面互联时代的传统互联网商业模式面临重构,而入口的随处可得(或者说入口的多元化)恰恰是这次变革的爆发点。

       很多人说互联网很公平很伟大,很具有摧毁性,其实我们看一下这10年中国福布斯排行榜前面,其实中国互联网企业的福布斯名字没变过,就那几个互联网老大(几大门户、BAT、网游巨头等),相比其他产业,如传统地产商,制药厂,这些产业的老大在福布斯排行榜变了很多,他们要么进去了,要么自己通过创业板突然冒出来了。那么问题究竟在哪里,就是桌面互联时代,大家集中在入口的布局上。

       入口是桌面互联时代最重要的商业模式,入口就是一道,此门可以让用户进入虚拟的数字世界。因此在门口聚集出流量,流量带来用户。所以桌面互联时代形成的数字世界的巨头本质是掌握入口能力巨头,当然入口的技术和中心点在这15年至少有3次的大变化,分别是浏览器工具模式(巨头是微软),信息门户模式(巨头是雅虎),关键词搜索模式(巨头是谷歌),网络社交模式(巨头是facebook),所以中国互联网企业在桌面互联时代就是学美国模式,比如三大门户网站学雅虎、百度学谷歌、阿里学亚马逊+ebay,腾讯全山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周鸿祎的360还是有中国式的互联网创新,安全桌面居然也能成入口。

       当桌面互联进入移动社交,按照思维惯性,桌面互联的商业模式移植到移动社交,所以一开始也是在玩入口,因为当桌面互联模式下拥有成千上亿用户,我们传统想法认为我随便在互联网搞点应用,比如邮箱、门户、网游等肯定能赚钱,但是当你把这些模式移植到移动互联网就发现不对了,正因为发现不对了,O2O创业者才有机会,如果对的话,那中移动早就成功了,它在移动互联网上最早就有7亿用户,但恰恰移动互联网时代革了全世界运营商的命。同样移动互联网如果象桌面互联网这么简单颠覆的话,BAT三大巨头把互联网应用搬到移动互联网不就行了嘛!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还远没有到盖棺定论的时候。

       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在桌面互联时代形成的中心化特点,在移动社交时代出现了去中心化并成为基础设施,导致新的入口论更关注在不确定性和多元性,而内容本身和用户体验在这个时代形成了主流,在这样的变化中,作为用户体验的触发是新入口论的重要标志。

       以前用户主要是通过PC桌面与虚拟数字世界进行互动,现在用户通过如智能手机、电视设备、车载设备等多屏互动。最近数据统计,通过移动设备的流量已经超过通过桌面PC的流量,有的数据说智能手机进入互联网的流量已经超过50%了。

       我们来看一下智能手机是如何与互联网世界进行交互的, 10年前靠按手机上的按键上网,按手机键、敲PC键盘、点鼠标本质是一样,但这种按键输入方式不是人的最原生态触发行为。

       到了2007年,伟大的乔布斯研发iPhone手机时,感悟到符合人类原生态触发行为的是六识。所谓六识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就是常说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直觉。乔布斯根据禅学中直见心性的道理,将触觉行为引入到手机输入方式中,使人通过与手机的接触行为(比如滑、点击、碰、摸等)快速进入互联网互动。

       所以,随着触发这种体验模式在非桌面设备的快速推进,入口从工具(浏览器)、信息(门户)、关键词(搜索)进入以触发体验和移动社交(地理位置)相结合互动新模式。    这才是O2O商务的新入口,那些从桌面互联网平移到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如果在应用上没有强大的触发体验和移动社交能力,均将失去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沦落为这个时代的跟随者,这也是这个时代的爆发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