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企业开展“有组织的创新”,尚缺两个“有组织”【复斯品科创说管理】

(2022-09-28 09:08:53)
标签:

产研结合

创新

发展

方法

分类: 创新发展

(本文由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研究并发布。)

接上《企业开展“有组织的创新”因何难见效?——尚缺两个“有组织”

前不久教育部为响应国家科技发展需要,在有关文件中提出“有组织科研”要求。与高校宽松的科研环境和自我探索为主的现行研究模式不同,企业和转制院所实际上早就在有组织的科研与创新上努力着,近几年更是如此。

从工作过程看:有组织的创新还必须打开项目内部活动体系,按科研规律组织

推进企业有组织的创新,但却对项目内部的科研模式不改变、也不建立探索性工作模式,仅停留在项目管理模式层面的变化上,这是实践中另一个突出的问题。

对创新项目而言,很多问题不打开、不深入下去,就什么都看不到,甚至还会感觉工作特别明确、计划也很清楚,好像除了加强管控和激励人员别无它法。但做了这些又如何?实践已给出答案:不仅没效果,还潜藏不少伪装性……

创新项目是一个复杂的技术活动系统,这一复杂工作过程如采用项目管理,也显著不同于工程建设等其它类型项目。此时再谈“有组织”,显然不是按照老模式继续提高组织化程度就够了的,而是必须明确应按照怎样的规律和要求去组织。提高科研组织化,当前多是按传统科研模式或类似工程项目管理做法去提高。这样的组织化,是把效率思维下的手段和方式用到创新这类不确定性工作中,所以对科研工作而言甚至是越“组织”越有害(相关研究详见《科研项目实施体系:三个维度与三种成分》一文)。

真正有组织的创新,需内外两个“有组织”

除人们已经认识到的项目管理层面外,真正“有组织的创新”还需要内外两个条件或内外两个“有组织”。仅在项目管理方面的有组织,是没有用或者说缺乏着力点的。只有在新型科研模式下同时实现另两个有组织,科研工作才能日见成效。

外“有组织”:即项目(点)要与线和面有联动过程,不再像过去那样做了项目还是没有技术积累,如此未来才可能越做越好。否则点就走不动,因为不断需要线与面的重新审视、调整,以提供一种新的通道,项目才可能从受阻的方向调整到或许行得通的方向。因此没有外的“有组织”,不仅永远不会有技术积累、永远是在缺乏技术积累下凭空要高度,且更现实的问题是创新项目根本就走不动。

需要指出的是,外“有组织”虽可形成积累,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很可能不会有收获,所谓要坐冷板凳、耐得住寂寞,实际上对于大量企业而言更严峻的是可能活不下去。这也是很少有企业、有人愿意去做的原因,所以现实中看到的都是反反复复从高起点、从大项目开始……然而规律使然,不积累就永远没有高起点,永远做不了需要高起点的复杂技术研究工作,结果导致每一次企业即便全力以赴、大家都很忙很累也没法做出好的结果。

内“有组织”:即项目开展的科研模式与工作模式必须改变,不能延续传统科研模式,不能以做确定性工作的模式开展创新项目,否则这种有组织于创新工作而言是加倍的伤害,必然导致更严重的脆弱性和伪装性出现。脆弱性会导致走不动,伪装性则导致没质量——这也是为什么没质量的创新很多时候还不如没出结果的创新。总之,没有内的“有组织”,项目就走不动、完成了也没质量(相关研究详见《科研工作体系的脆弱性与伪装性——亟待开拓的管理新视域》一文)。

****【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品科创说管理专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