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研院所产业化:建组织模式,工艺模式改革必须先行【复斯品科创说管理】

(2022-06-29 08:39:33)
标签:

产研结合

创新

发展

分类: 创新发展

(本文由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研究并发布。)

接上《科研院所产业化:产业运营公司模式和产业创新公司模式

体制机制要转型,但工艺转型是前提;没有好的工艺、不是基于好工艺实现为根本目的的组织管理变革,都是徒劳。因此,从根本认识与核心知识上突破,是科研院所走出产业化发展困境的第一步。

产业化发展模式 = 产业化工艺模式 + 产业化组织模式

产业化发展模式在构成上有两个基本的模式级成分:产业化工艺模式与产业化组织模式。

由主体类型、功能结构及其配置所形成的一级组织系统,是组织模式的有形部分;其所代表的基本组织思路和有别于其它模式的自身特征,是组织模式的无形部分。——实践中,在不同的语境下所强调的实际含义往往不同,有时言实,有时说虚。

平时所说的产业化发展思路,也往往包括两类成分:产业化发展基本工作思路(业务性思路)和产业化发展基本组织思路(职能性思路)。复斯专家特将前者称为“产业化工艺思路”,即产业化发展思路去除组织思路后的剩余部分。在强调作为一类特殊存在或自身特征时,称其为“产业化工艺模式”。

如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产业化工艺模式是基础性的、决定性的,不仅决定产业化发展的实际水平和状态,而且决定组织模式的意义——执行和实现工艺模式是组织模式的设计目的(相关研究详见《工艺模式:科研所产业化发展的突破口》一文)。

当前产业化发展的“模式困境”,实际上只是组织模式困境

观察当前在产业化发展模式上的各种改革做法,主要属于组织模式范畴;而在研发、转移/转化、孵化和产业规模化运营发展等的活动类型、结合方式、工作过程和实施方法之类的工艺模式上,基本未作改变。

不改变工艺模式、只在产业化组织模式领域变革,空间是有限的。从组织模式的有形部分看,产业化组织模式所考虑的主体类型首先是有限的,主要就是院所本部、二级科研单位和产业公司三大类;第二,所考虑的一级功能类型也是有限的,主要就是产业技术开发、产品研发、产业孵化、小规模经营生产、大规模经营生产等。所以最终组织模式的类型必然是有限的,通过改变组织模式解决产业化发展问题,也必然会遇到“都尝试过了,就是解决不了”这样的行动困境。

至于在既定的组织模式下深化组织设计——这在很多情况下都是非常必要的,但又受制于工艺模式能否深化下去这一重要前置条件左右,因为:深化组织设计的前提是深化功能和活动分解,然而只有深化工艺理解,才能深化功能和活动;只有在细化层次上明确工艺过程,才能在对应层次上形成进一步的组织思路,进而细化组织设计(如下图)。

 

科研院所产业化:建组织模式,工艺模式改革必须先行【复斯品科创说管理】

对于要解决的产业化发展问题而言,在空间严重受限的组织模式领域独立变革,必然会遭遇改革困境。因此,不能把现在的行动困境理解为产业化发展模式的整体困境,困境只是组织模式的。

突破行动困境,实则还有很大空间,但工艺模式是关键。当前情况下,至少在三个方向上可有所作为:改变和深化产业化工艺模式;在新工艺模式下优化组织模式构造;在新工艺模式和优化后的组织模式下,深化组织设计(相关研究详见《科研院所建子公司类成果转化平台“十问十答”》一文)。

从“市场化发展”到“创新发展”,实践本质发生深刻变化

从组织模式入手改变产业发展状况,在科研院所的产业化发展早期常常是有效的,而现在之所以无效、需要首先改革工艺模式,是因为:实践背景发生深刻变化,导致产业化的阶段任务和重点随之变化,进而导致产业化工艺模式及其深化重点必须变化。

早期发展,根本任务是适应企业化转制,养活自己,而当时的内外部条件又比较适合:科研院所自己有长期积累,科技成果丰富;中国市场尚处工业化初期,需求旺盛,且社会技术水平低。所以当时的产业化工作重点可以就是“市场化发展”,手段可以就是激发部门和人员的积极性,因此组织管理手段有效。

现在,内外部条件都发生了逆转:家底少了;社会技术进步了——对转化技术要求高了;越来越处于技术产品快速创新迭代的竞争时代。所以,遇到的都是“没有可供转化的成熟技术、产业化项目实施困难、如何有效孵化”等等这类与创新相关的源头性问题,而且越来越常态化。由此,“创新发展”成为现阶段产业化工作重点。创新发展所需工艺必然不同于仅仅满足“市场化发展”需要的工艺,沿用原工艺不变,只惯性的改变组织模式,必不灵验。

此外,随着国家科研体制改革、军工体制改革和军民融合工作推进,以及当前经济形势下国家对科研院所和所属集团的更高要求(包括GDP贡献、实业化等),产业化发展任务已不再是满足自我需要那样简单,而将更多承载上级组织的层层诉求与压力,科研院所不仅要产业化发展,还要更大规模、更高质量、更新方式的发展。——这样一来,市场化发展、资本运作等常规发展手段,要么不能满足需要,要么受到限制,为此更加需要转入到创新发展这条路上。

产业化发展的任务、问题重点及所需工艺发生根本变化,即产业化发展的实践本质发生深刻变化,是导致当前科研院所陷入实践困境的根本原因。早期是“市场化发展”,后来是“企业化发展”,现在又叠加上“创新发展”,前提认识、基本原理和核心方法体系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继续在上一阶段的思维、知识框架和做法下努力,只会越陷越深。只有将产业化发展问题置于创新发展方式下加以思考,在“工艺思路”上进行根本性突破,才能走出模式困境,开创全新发展局面(相关研究详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实施模式转型:从“技术目标模式”到“业务目标模式”》一文)。

(未完,待续。)

****【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品科创说管理专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