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制科研院所,要重视科研组织体系的重构问题【复斯品科创说管理】

(2022-06-13 08:28:53)
标签:

产研结合

创新

发展

实践

分类: 管理时评

(本文由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研究并发布。)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其它市场主体科研力量的积累和加强,科研院所原储备的科研成果,有的随着技术的无形损耗已经严重贬值,有的出现了强大的竞争主体,科研院所原先储备下来的科研成果的竞争力越来越弱。现在,很多科研院所已经认识到科研的重要性,试图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保持和提高技术竞争力。但是,虽然在科研管理上做了很多努力,科研效果却仍然不佳。

为什么加强科研管理却解决不了科研问题?复斯专家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很多科研院所存在“科研组织体系严重缺失”问题!没有科研组织体系,科研管理就没有基础,仅通过加强科研管理来解决科研问题,无异于缘木求鱼。

改制前,科研院所本质上是科研组织体系。改制以前的科研院所,主要活动是科研活动,没有经营活动,生产活动也不像现在这样多,因此那时的科研院所本质上是一个科研活动的组织体系,即科研组织体系。院或所层级的职能部门围绕科研活动组建,其中,科研计划部是最为重要的职能部门;院以下是按专业划分的研究所,研究所以下是按专业划分的研究室,都是按照科研活动的分工和协作的需要,进行部门划分和组织结构设计(相关研究详见《科研院所创新发展实践:科研模式改革困境与出路》一文)。

改制后,科研院所改性为生产经营组织体系。除科研院所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发生变化外,科研院所作为组织本身,在性质上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从原来的科研组织改变为生产经营性组织。虽然,科研院所改制后,是希望其变为科研、生产、经营一体化的组织,但大多数科研院所很难实现这一点,结果都首先变成了向生产经营性组织转变:在职能上,增加市场部、经营管理部、外协部等生产经营性部门;在功能上,将原来的研究室改变为业务生产单位。所以从组织角度看,改制以后,科研院所原科研组织体系实质上是被破坏了,原分散科研的组织单位改性为生产组织单位。

原科研组织体系因改制而被打破了,这一点易于理解。但新的科研组织体系为什么没有相应建立起来?复斯专家认为,原因有三:

首先,原科研组织体系的演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原科研组织体系的演变是渐进的功能转换过程,原科研组织体系中的各部门并没有消亡,有些甚至名称都没变,只是在功能上向生产、经营功能转换,如科研计划部从原来主要是科研活动的计划、组织和管理部门,转向主要是生产活动、经营活动的计划、组织和管理的部门;研究室从原来的科研单位,变为主要以产品生产为主的业务单位。而且,功能转换的过程是随着科研院所转制、市场化的过程逐渐发生的,所以直至现在,有些科研院所还把遇到的科研问题仅归结为一般科研管理问题。

(未完,待续。)

****【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品科创说管理专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