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质量发展之顶层变革:顶层组织系统存在的经济理由是什么?【复斯品科创说管理】

(2022-04-11 11:36:57)
标签:

创新

发展

方法

实践

分类: 创新发展

(本文由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研究并发布。)

一个组织系统可简单划分为上下两部分,上端的是顶层组织系统,下端的是底层组织系统。如母子公司中的母公司是顶层组织系统,子公司是底层组织系统;单体性公司的本部是顶层组织系统,业务部门是底层组织系统。做如此分类之后,就立即面临一个影响组织设计和管理变革的根本性问题:顶层组织系统存在的经济理由是什么?

针对中国企业现实需要,相关的问题是:难道我国企业现在所做的放权让利、为下属单位制造改革压力和提供改革条件,以及监管和控制好下属单位等等之类,就是总部的全部价值性工作吗?企业下一轮的竞争走向和改革重点在哪里?企业如何走向更高的价值状态?母公司或本部(后统称为“总部”)还要做哪些更有价值的工作?……

如不能清晰回答这些问题,首先总部自身可能面临两类风险:第一,价值损失的风险,应该实现的价值没有实现。第二,功能过剩的风险,功能类型多余或功能规模过剩;其次,还会最终影响企业的总体价值水平与整体竞争优势。

我国企业现阶段普遍存在严重价值损失现象,有些因为不恰当的变革方式还导致并存着功能相对过剩现象——部门和人员的实际作用发挥不出来,如下面吉华的案例。

我国企业如何进一步提高整体价值水平和构造高价值贡献的总部?复斯专家利用多项研究成果,就顶层变革的概念、价值领域、亟需此类变革的企业类型和当前应该开展的顶层变革工作等,做了一些基础性和实践针对性研究,相关研究详见《顶层变革:走向更高的价值状态》一文。

吉华的困惑:本部的管控能力为何总是难以提高?

吉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化名),前身为某市半导体厂,始建于1960年,2002年3月在上交所上市。公司从事功率半导体器件的设计研发、芯片加工和封装生产,这几年发展迅速,2007年实现营业收入15.5亿,有七个业务单位(芯片一部、芯片二部、芯片三部、材料部、封装一部、封装二部和动力支持部),八家控股子公司。

随着业务快速发展,业务单位的规模和数量增加,各类风险也在增加,客观上要求本部必须要有更强的管理和控制能力。为此,吉华公司做了一系列顶层组织系统(即本部)的管理变革工作。

吉华公司从1999年以来不断增加职能部门的设置和人员的配备。除监事会、董事会和党委三套体系外,现设有总经理办公室、审计监察部、综合计划部、市场营销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质量管理部、生产制造部、物资采购部、技术工程部、设备动力部、安全保卫部和建设工程部等十三个职能部门,职能管理人员近两百人。

公司还不断完善各项管理体系和制度。除先后取得了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大体系认证外,还建立了150多项一级、二级、三级制度,涉及战略、投资、经营、生产、研发、组织、人事、财务和行政等各方面。

除此之外,公司还在IT系统建设和管理培训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也引入了很多新管理方法如平衡记分卡、六西格玛等。

但是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反而还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制度一多反而部门间的扯皮、冲突的事情更多了,效率下降了,甚至还加剧了本已很严重的人治现象;职能部门多了但能管的事情并没有多少增加,只能做一些事务性工作、很难分担领导的工作,人员闲置现象严重,业务单位意见很大;更重要的是,明明有很好的业务机会,但却不能再扩张规模、建立新的分/子公司。

吉华公司非常困惑:这些年部门建得比别人多,人员配备得比别人强,制度制定得比别人全,总之该做的事都做了,为何管控能力还是没有明显提高?问题的症结到底在哪(相关研究详见《高质量发展之顶层变革:顶层价值领域及其价值类型》一文)?

****【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品科创说管理专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