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尺八寸的拉杆箱,是登机可托运的最大单件行李,除了装必要的出差用品,剩余空间全都用来堆放方便面。这些年去国外出差,几乎每次都这样。下了飞机过海关安检,心里很不踏实,生怕被要求开箱检查,工作人员再以食品不给入境为由,把方便面全都查收掉。那样的话,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可就成了盛世下的他国饿鬼了。福星高照,这种不幸至今没有发生过。
时差尚未倒好,本就胃口极差,三餐要是连着吃火侯严重不足的西餐,硬塞进去的半生不熟的食物,连同那股西洋味,就会在嗓子眼以下,以各种方式让人觉得生无可恋,中间非得来一碗方便面阻断一下不可。国外超市的方便面也多,在吃过几十种他国的品牌后,深以为还是咱们的口感才对味。怪不得那些老华侨在海外生活了大半辈子,仍时常作莼鲈之思。
这事一直羞于跟人谈起,倒不怕人说吃方便面有多小气抠门,而是在听多了“你怎么吃泡面,垃圾食品,难道真就没有其他可吃的了?”之后,不得不接受,吃方便面是一种普遍认为上不了台面的自残行为。虽然方便面在我心目中的饮食排序,要远高于大众的认知,但也没必要非得强行告诉他人,其实我是有那么点喜欢吃方便面。人都到国外了,放着高档的西餐不吃,却把对垃圾食品的偏爱贯彻到足迹所到之处,怎么说,我这都有点像同济大学的哲学教授孙周兴老师常挂在嘴边的那句“很农民”的口头禅。咱虽不是公众人物,却也丢不起这人,毕竟还要在生意场上混,总得端着点。
上海的房价三千那会,方便面就能卖三五块钱一桶,现在的房价都七八万了,方便面还是这个价,原地打转,不思进取;路边摊的牛肉面从当初不敌方便面,也一路飙升到今天的二十块左右一碗。方便面的良心价,却是彻底地自甘堕落到老百姓日常饮食的最低端。过去还见到过怵目惊心的报道,说是谁谁谁,一心扑在科研工作上,连做饭的时间也没有,长期吃方便面,结果把命都给吃没了。报道虽没附上医学证明,但它把方便面塑造成的刽子手形象,留在我脑子里,终生都难以磨灭。虽然我在吃方便面时,偶尔也会想起二十多年前写M-6401桌面文字处理系统还是青年才俊的史玉柱,一日三餐正是在方便面的果腹下,才完成他早岁的人生壮举。至今仍见身材保持良好的他,红T裇白裤子精神抖擞于商业大咖的聚会上。
3/18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主任杨洁篪先生一行,飞往阿拉斯加的安克雷奇,与美方以国务卿布林肯所领衔的小组进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媒体报道还透露出一个不太引人关注的细节,杨主任脱稿发表的那段必将载入史册的发言之前,吃的就是方便面。
下次再走出国门,我想我可以大大方方地对任何一个熟人说,这回我带的方便面比以往的每次还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