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京去外地几天,一回来就看到新浪博客官方系统给每个博主发了一封信:博客昵称体系将于近期升级实现昵称唯一,您可通过官方活动验证昵称是否唯一并完成修改。
按照新浪搞得这个昵称唯一化活动的要求,我需要去抢占“上官子木”这个昵称,才能拥有这个名字的唯一性。等我按章操作的时候发现,“上官子木”这个名字早已被别人抢走了。让我倍感迷惑的是,按照这个活动的规则,作为上官子木本人,我似乎不再拥有在新浪博客中使用“上官子木”这个名字的权利了。这事情看上去真够滑稽的,也就是说,由于新浪支持李鬼抢当李逵,害得李逵只能屈当李鬼了。
我打电话给新浪博客的客服去询问:“按照你们现在搞的这个活动,如果网友抢到“赵本山”昵称之后成了被新浪博客认定的“唯一”的赵本山,那么赵本山本人怎么办?”
对方回答:“赵本山虽然是名人,但别人也有权叫赵本山!”
要说新浪客服的这个回答还真是没什么错,别说在网上就是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成年人改名会受到限制,但谁都拥有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叫“赵本山”的权利。问题是,新浪既然承认网名的自由选择权,为何还要搞这个博客昵称唯一化的活动,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记得2000年我第一次上网搜索“上官子木”时,看到的所有信息都是关于我的,当时感觉很满意,知道这个名字具有唯一性,没有重名的人。就这样,“上官子木”这名字在网上“唯一”了10年。
10年后,即2010年的某天,我在网上搜“上官子木”,发现有个20多岁的年轻姑娘用“上官子木”作昵称在社交择偶网站上找对象。从此以后,网上冒出的“上官子木”越来越多,在写此博文的过程中,我顺手在网上搜了一下,仅人人网就冒出了7个“上官子木”,查看了一下年龄,都是小年轻,性别则是3女4男。真没想到,“上官子木”这名字居然招人喜欢到男女通吃的程度。
我是2011年11月开的新浪博客,当时上网搜“上官子木博客”,无论是用谷歌还是用百度,显示的都只有我这一个博客。然而,“上官子木新浪博客”在网上“唯一”了也就一年多,到了2013年4月,我搜索“上官子木新浪博客”时,发现开始有重名博客了,一个还在上中学的小男孩用“上官子木”作昵称开了新浪博客。
由此,我的一个好友对我说:你赶紧开微博吧,免得有人在微博上抢用了你的名字。我听完他的话立刻去申微博,发现已经晚了,“上官子木”这名字在微博里已经有人用了。按照新浪微博的系统设置,微博的昵称是不许重复的,所以,有人先占用了“上官子木”这个名字,我就不能再用了。
我心想,反正我在微博上也没什么事情可做,既然别人用了我的名字,这微博我就不开了。可好友却说,你现在更需要开微博了,因为当今微博的传播力度那么大,如果那个在微博里叫“上官子木”的网友在网上传播了不良信息,认识你的人以为是你的言论,那多糟糕!我无奈道:现在假李逵已经当道了,难道真李逵要改名叫李鬼?朋友想了想之后说,那你用“上官子木博士”吧,现在跟风用“上官子木”这名字的都是小毛孩,顶多是大学毕业,还读不到博士。
还真让他说对了,微博上的昵称确实没人用“上官子木博士”,也就是说,最终我在微博上申到的昵称是“上官子木博士”。说实在的,我真是不太情愿用“上官子木博士”作昵称,不仅是名字有后缀太啰嗦,而且看上去有自我标榜之嫌,好像多拿博士当回事。可我也实在是没办法,既然新浪不让我在微博里用“上官子木”这名字,我就只能在这名字后面加后缀。好在这个称呼于我并不生疏,当年凤凰卫视在电视节目里介绍我的书时,就是用“上官子木博士”来称呼作者。
我的这个好友在网上混得时间比我长很多年,在同代人里属于老资格的网虫,所以,凡是网上遇到的问题我都去问他。这人虽然岁数比我还大,却特别爱赶时髦,他不但早早就开了博客并同时开了微博,还早早就认证,给自己弄了个V。我开玩笑地叫他“小V”,因为他不出名,粉丝也不多,确实当不了“大V”。我的这个小V好友在微博里整天也没什么正经话可说,但他却很得意地嘲笑我:谁让你当初不听我的,没有在开博客的同时开微博,现在终于遇到麻烦了吧!
当初我开博客之所以没有同时开微博,是因为觉得自己既然能在博客上发表长篇大论,就没什么多余的话再在微博上说了。现在回过头来看,我对网络的认识一直缺乏远见,属于比较近视的人。记得早年新浪博客在学者名家博客里给我预留了“上官子木博客”的位置,可我那时却没理会,整天忙于在现实生活中与纸媒体打交道。其实,即使是现在,我对网络的认识也依然总是滞后于网络的发展,而网络发展的速度也实在是太快了,让我总也赶不上网上的时髦。
这两天,看到网上的“上官子木”有层出不穷的趋势,颇感不知所措。好在,我的书与文字在网上留下了不少痕迹,这些痕迹可以佐证我的真实存在。不过,总有一天,我会老得写不出文字来,那时在网上活跃的众多“上官子木”中就不再有我的踪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