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运动和位置
(2024-04-08 08:33:51)| 分类: 教育 |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
2.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探究实践
1.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2.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测定和表述某个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态度责任
1.关注生活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
2.与同伴合作探究,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
科学思维
1.初步感知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
教学重点
1.能说出物体运动的依据。
2.能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能说出物体运动与静止的依据
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
小组:方向盘、软尺、活动记录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
引入:出示一张小女孩池塘喂鱼照片,提问:当我们站在地面观察时,怎么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揭示课题
二、探索——判断物体运动与静止
探索活动一:
(1)出示图片(在运动会上),提问: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学生交流讨论
(2)出示图片(在公交汽车站),提问: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你的判断的证据是什么?学生交流讨论
(3)出示图片(在大草原上),先出示第一张图,提问:老鹰在运动吗?说说你的判断证据。学生交流讨论
再出示第二张图,提问:老鹰在运动吗?再说说判断的证据。
各小组交流反馈汇报
小结: 一个物体和另一个物体相比,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说它是运动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静止的。
三、探索——怎样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
1.探究活动二: 当两人都静止不动时,学生同时获得方向和距离信息后确定自己的位置
(1)教师介绍方向盘、软尺的使用方法以及活动的要求。
(2)各小组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尝试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
2.探究活动三: 站中心同学静止不动时,自己运动起来,多次改变位置,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位置。
(1)教师说明活动要求以及注意事项
(2)各小组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多次改变位置,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
3.探究活动四
方案一:
提供每组校园设计图纸,借助透明方向盘及测量尺让学生将方向盘的中心点覆盖在自己选择的校园平面图“参照物”上(告知学生每小段表示几米),然后描述自己在学校的位置。
方案二:[材料准备:教学课件]
出示校园设计图课件,多次更改“参考物”,让学生描述自己在学校的位置。
活动结束后学生讨论交流“可以怎样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
四、研讨
提问“通过学习,你们知道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可以怎样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
五、拓展
(提示:先让学生阅读任务要求和简单坐标图,询问不明白之处再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
出示坐标图,学生根据已知方向和距离标出物体所在的位置。
前一篇:1.2各种各样的运动
后一篇:3.4改变运输的车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