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测试塔台模型
(2023-06-26 12:34:42)分类: 教育 |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测试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完成一项任务(测试)需要使用特定的工具。
科学思维
能依据标准对塔台模型进行测试并记录。能对测试结果进行反思,能归因问题所在。能将问题进行梳理、归纳。
探究实践
对测试活动充满好奇与热情,认识到测试的重要意义。能基于观察事实作出合理判断。能虚心接纳同学意见,通过反思交流,调整原有设计,从而达成集体共识。
态度责任
认识到检测工具对测试工作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一项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理解测试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对比测试结果,能归因问题所在,明确改进方向。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塔台模型、塔台模型测试记录表、问题梳理记录单、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米尺、多本教科书、电风扇、抗震检测仪、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1.谈话导入:在一项工程中,测试是重要环节。各组建造的塔台模型是否符合要求?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2.揭示课题:测试塔台模型(板书)
二、探索:测试(预设20分钟)
(一)明确测试标准
1.教师出示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
提问:大家还记得塔台模型制作的依据吗?
学生回答制作依据是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教师通过教学课件出示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
引导:我们一起来看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大家说说都有哪些项目及分值。
学生小组交流研讨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对标准达成共识,了解完成度不同对应的分值也不同。
2.教师出示塔台模型测试记录表。
引导:大家对比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与塔台模型测试记录表,看看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预设: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塔台模型测试记录表与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项目、内容都相同,可以利用塔台模型测试记录表进行测试的评分记录。
(二)展示与测试
1.介绍测试工具。
学生可以依据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说出一些工具。例如:测量高度的尺子、测试承重的重物、测试抗风能力的电风扇等。
教师讲解:测试地震我们可以利用地震模拟仪。
2.确定公平的测试方法。
提问:当我们测量塔高时利用什么样的尺子呢?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学生意识到应该用米尺进行测量,并且每组使用的测量的工具都要相同。如果测量工具不同,结果就不准确了,没办法比较。
提问:测量承重能力时,可以用什么测试呢?
预设:学生讨论说出需要一些重物。例如,书本、笔袋、矿泉水瓶等,教师都可以给予肯定。必须使用一样的重物测试塔台模型,否则无法对比测试结果。
引导:我们知道了怎么测量高度和承重,那怎么测量抗风能力呢?
学生讨论后可以说出抗风能力可以统一用电风扇测试。电风扇的1挡为小风量,2挡为中等风量,3挡为大风量。
小结:看来,我们测试的方法、标准、工具都需要统一,这样才能保证测试公平且方便对比。
2.学生测试塔台模型。
(1)教师创设测试工程情境,模拟真实的工程测试。
(2)学生测试并记录。
教师提示:塔高、承重、抗风能力、抗震能力为塔台模型制作的必要条件,都需要符合塔台模型制作标准中的最低标准,如有一个条件不符,则塔台模型不合格。
(3)材料成本计算。
提问:怎么计算材料成本呢?
教师出示材料价目表。
学生小组计算材料成本后汇报。
(4)分工与美观评分。
教师讲解:分工合作项目可以由各组自行介绍后各组评分;美观方面可通过塔台结构是否合理评分。
学生进行小组评分并记录。
(三)自我评估
教师引导:我们一起来看塔台模型测试记录表,找找表中的高分项与低分项,说说这些代表什么。
学生说出测试高分项为模型的优势,测试低分项为模型的不足。
教师布置任务:请大家分析测试标准的低分项,对本组塔台模型的问题进行汇总,写在问题梳理记录单上。
学生小组研讨并完成问题梳理记录单。
三、研讨(预设15分钟)
1.小组建造的塔台模型表现最佳的是哪些方面?我们是怎么做到的?
2.小组建造的塔台模型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哪些?所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其他小组的建造的塔台模型对我们小组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