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瓣香翻悔礼观音:析说天理参考馆藏神像图

(2016-11-08 18:49:24)
标签:

2016

木版年画

杨永智

分类: 田野调查

瓣香翻悔礼观音:析说天理参考馆藏神像图

杨永智(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中国木版年画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 

 

1930年起座落在日本奈良县天理市天理大学附属天理参考馆,成立以来罗致人类学与民俗学标本极为丰富,尤其是相关中国与台湾的木版年画,包含新旧印本、成品模型以及印刷雕版,业已成为东瀛颇具代表性的典藏机构之一。早在1985年12月24日,由台湾行政院文建会首任主委陈奇禄(1923?2014)博士主导,第三处美术科科长黄才郎、科员萧宗煌运筹执行,假台北市立美术馆举办“台湾传统版画源流特展”揭幕式(纳入“第二届国际版画双年展”的第一部分)。在开展之前,已先委托台南市资深木版画家潘元石(1936?)飞赴日本,透过该馆学艺员佐佐木久育的协助,刷印典藏珍稀台湾木刻原版计34件,并将印本携回装裱,首度曝光与国人分享流传扶桑的鸿泥雪爪。

 http://s16/bmiddle/002GtiQqzy76hmoG3bp7f&690

图01:撷取泉州“美记”纸店出品〈凤凰牡丹〉屏堵设计的“台湾传统版画源流特展”请柬(李躬恒提供)

http://s7/bmiddle/002GtiQqzy76hmqd686c6&690

图02:“台湾传统版画源流特展”精印图录(杨永智提供)

 

與展覽同步出版的《台湾传统版画源流特展》图录,也获得学界颇多瞩目,見諸(台北)国立师大附中历史教师郭立诚(1915?1996)发表〈百姓家中的守护神:由五祀到家堂六神〉:“台湾一般人家正堂悬挂的〈观音妈联〉,不论纸本挂轴式或玻璃彩绘屏式,都分为三层,第一层为观音,左右有善财,龙女随侍,中层为妈祖,第三层则右为灶君,左为土地公福德正神,是台湾家户所祀只有四神,而且佛教的观音地位最高,足见佛教深入民间,已和民间信仰之神混在一起,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家堂神是可以根据信徒们的信仰而自由选择的。”[1]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教授陈清香亦撰写〈台湾早期观音像造形源流考〉:“天理参考馆收藏的一件布局较为特殊,画中上部画观音居正偏右,作微侧面观,莺鸟在祂眼前,即画面左方,善才龙女则同在观音的左侧身旁。观音的画幅约占二分之一强的右上角,其它的左下角才画了妈祖、关公(按:土地之误判)、灶君等。似乎带有一点南宋山水画角边构图的遗韵。”[2]

 

2011年10月5日至12月5日,天理参考馆学艺员中尾德仁筛选馆藏中国和台湾年画纸马计54件,在本馆三楼布展:“中华世界祈祷幸福的民间版画”,10月15日午后,先邀请日本大东文化大学院讲师三山陵演讲〈中国民间版画入门〉,随即由我宣读〈台灣傳統版畫研究的歷程與現況〉;[3]11月26日由中尾德仁进行该馆收藏品的介绍与导览。2015年2月21日至4月4日,中尾德仁复拣出馆藏台湾版画计33件,移师东京市神田车站附近的天理画廊策展:“台湾民间祈幸解厄的版画”,2月28日委请三山陵宣讲〈中国民间版画的使用方法〉,2月21、28日再安排中尾德仁作现场导览。

 http://s14/bmiddle/002GtiQqzy76hms82XH7d&690

图03:右起三山陵、我、中尾德仁在天理参考馆前合影(陈玲玉拍摄)

http://s1/bmiddle/002GtiQqzy76hmvl8eA70&690

图04:我在讲座上介绍台湾传统印刷工具“把子”,委由三山陵口译(中尾德仁拍摄)

http://s9/bmiddle/002GtiQqzy76hmBEdOE08&690

图05:“台湾民间祈幸解厄的版画”展示图录封面(中尾德仁设计、杨永智提供)

http://s16/bmiddle/002GtiQqzy76hmwI3P98f&690

图06:位在日本东京市的天理画廊展场(中尾德仁拍摄) 

犹记得2014年夏天,我陪同策展人中尾德仁、学术顾问三山陵到台湾台南市、彰化县、苗栗县进行两回调研访问,得道多助,陆续获得台南市长赖清德、文化资产管理处长林韦旭、干部陈志昌、良皇宫畔纸扎老师傅施元兴、民权路上“泽承纸庄”戴颜承夫妇、新美街(昔日为清代台湾府城内“米街”)“王泉盈纸庄”传承人王孝吉及王长春昆仲、古物商邓秋彦与赖葳夫妇;鹿港镇“同德发纸艺部”周建绵和周尾兄妹、“元昌行”(清末鹿港染郊老铺)后人李玉銮及李奕兴姊弟、鹿港民俗文物馆副馆长施云轩、馆员李秀梅;竹南镇中港街“福禄寿工房”主持人张益铭与张杨父子……热情招待,倾囊相授。

http://s3/bmiddle/002GtiQqzy76hmGRdom92&690 

图07:2014年8月2日台南市长赖清德(右一)主持“做十六岁”成人礼(杨永智拍摄)

http://s9/bmiddle/002GtiQqzy76hmIr13O58&690

图08:三山陵与中尾德仁向台南糊纸师傅施元兴〈七娘妈亭〉制作技巧(杨永智拍摄)

 

在天理参考馆的典藏品類中,笔者特别關注于〈观音妈联〉。“屋子里的设备也许很简单,一进大门是庄严仁慈的神像图和祖先的牌位。一张供桌、几把竹椅。”[4]这是1961年10月在台湾宜兰县冬山乡冬山河畔出生的女作家简媜(本名简敏媜),她在散文〈灶〉如此思想起老家厅堂的陈设。引文中的“神像图”在宝岛黎庶的口语里也称呼:〈观音(佛祖)妈〉、〈观音(佛祖、神明)联〉、〈观音(佛祖、神明)擦仔〉、(漆仔)及〈擦仔〉,讀音用語的差异肇因於闽南语发音产生记音的异体字。最早见诸文献者当推:1901年3月21日由日人藤田拾次郎撰述〈土人之年货市‧春联〉:“卖联人一并贩卖神佛之画像,此亦新年之用品,其种类大概一定,为纸底印彩色之廉价品,其种类多为观音妈(观音)、关夫子(关公)、妈祖婆(宋代慈喜之一女子,为海上之守护神)、真武大帝(北方守护之神)、土地公(土地之神)、灶君公(灶神)等。”[5]传衍宝岛以来,供养真武大帝的图像几乎已成绝响。

 

〈观音妈联〉通常搭配横批及对联,悬挂在家宅大厅或佛堂正壁上,每日以香花灯果供养,朝夕诚意顶礼。制作的方式最隆重者特以手工施彩于绸布或宣纸,然而,善男信女考虑索费不,供货商遂因应推出以木版半印半绘(取画稿雕刻墨线版,涂匀墨汁刷印纸上,裱接成幅后再敷色于颜面肌肤、衣冠革履,始得发售)、不断与时俱进,透过石版、丝网版、金属版、玻璃画、计算机喷画等技术更新载体,虔敬初衷分毫不减。纵使木版水印与石印工艺沦落汰换,停产难再,幸赖天理参考馆妥善收贮,吾辈方能拜览奇珍。

 

再說2011年天理参考馆为编辑展览图录,特别邀約日本京都市中京区寺町通老字号艺术图书出版商“芸艸堂(うんそうどう)”的浮世绘印刷师傅宫村克己(1936?),[6]选用手漉和纸“鸟之子纸”来刷印这两幅巨大的版片,每块皆高123㎝、宽50㎝、厚2㎝,其一(被陈清香视作南宋山水画遗韵者)收入《台湾传统版画源流特展》第211页,构图可能是全台唯一,惜旧印本传世未见。其二潘元石赴馆时未及刷印,属于台湾最风行的款式,观音不结跏,适意坐上层,身后有杨枝净瓶与鹦哥为伴,善财童子合掌参拜,龙女(也称良女,与善财合称“善良”)手托“九龙吐焰明珠”协同旁侍,中层为妈祖挟笏坐镇,两位宫娥捧香炉梅瓶陪衬,下层由持笏的灶君与捧元宝的土地相对而坐。

http://s11/bmiddle/002GtiQqzy76hmNKWkaea&690
 

图09:〈观音妈联〉墨线版(日本天理参考馆提供)

http://s8/bmiddle/002GtiQqzy76hmPpXkHd7&690

图10:〈观音妈联〉墨线版印本(宫村克己印刷、日本天理参考馆提供)

http://s5/bmiddle/002GtiQqzy76hmRoLyc14&690

图11:〈观音妈联〉墨线版(日本天理参考馆提供)

http://s7/bmiddle/002GtiQqzy76hmTx0do26&690

图12:〈观音妈联〉墨线版印本(宫村克己印刷、日本天理参考馆提供) 

同时,天理参考馆还搜集到一幅木刻版刷印〈福德正神〉纸本,印本高41.8㎝、宽23.6㎝,出处其来有自:原是已故台湾民艺收藏大家张木养(1933?2000)拥有版片,属于〈观音、妈祖、司命灶君、福德正神〉四合一构图,完整印本高125㎝、宽70㎝,已经编入《台湾传统版画源流特展》第210页。至于〈福德正神〉的独立雕版,照片曾经刊登在1996年5月台湾省立博物馆(今台北国立台湾博物馆)出版《馆藏宗教版画》第7页,尺寸未标。印本则收录在1999年6月(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发行典藏目录《艺术篇(二)》第252页,名称却误植〈石龟溪元帅〉,高55.5㎝、宽39.5㎝,我推测应该是印刷红纸的尺幅。

 http://s16/bmiddle/002GtiQqzy76hmVEQFxaf&690

图13:〈福德正神〉墨线版印本(日本天理参考馆提供)

 

关于天理参考馆典藏一幅石版油印的〈观音妈联〉,高130㎝、宽57㎝,上半幅观音手执如意,结跏坐紫竹林下,善财龙女及鹦鹉来朝;下半幅妈祖捧圭端坐,千里眼、顺风耳两侧护驾,灶君挟笏,土地握杖与元宝,同坐于凤凰屏风前,两半幅相接以成卷轴,其上再加覆行书〈横披〉:“赞曰:大哉观音,身化竹林,婆心救世,法雨为霖;天妃圣母,湄洲之灵,盛德在水,普济群生;司命福德,主禄招财,家家崇奉,荫庇无涯。敬书”,计52字,为避免机器纸张易脆断裂,馆方特别订制木框固定完善。

http://s16/bmiddle/002GtiQqzy76hmXEJSDdf&690
 

图14:〈观音妈联〉石印夲(日本天理参考馆提供)

 

日治时期在台南市本町四丁目经营的“益胜贩卖部”也推出过一款〈观音妈联〉石印本,其上〈横披〉行书:“赞曰:南方开世界,海上驾金身,普物无私滴,陀盘有妙音,观空花映水,音润柳当春,佛法慈悲现,祖称以异人;湄洲圣母在,台岛即分灵;福德载厚土,司命可达天。孟冬,颖川生敬题”,计69字,与天理参考馆典藏的52字相较,雅俗互见,各擅胜场。

http://s16/bmiddle/002GtiQqzy76hn0bDvp3f&690 

图15:台南市“益胜贩卖部”出品〈观音妈联〉石印本(杨永智提供)

 

〈横披〉亦名〈像赞〉,我经眼过清末宝岛坊刻印本至少4款,(一)“慈云广庇”,计4字,字体与图像合体同镌,潘元石曾经向自营画室教习学生的家长情商借出刷印。[7](二)2001年我向台南市旧货商觅得印版:“赞曰:维此大士,随处化身,心存救苦,慈能度人;善才良女、司命福神、天上圣母,庇佑万民,绘图奉祀,百福骈臻。敬题”,计44字,边框采取梅花回纹装饰,单独雕成(高24.5㎝、宽66.4㎝、厚3㎝),不与图像合刻。以上两者皆作汉隶,后面两种则以楷书表现:(三)我从台北市“百城堂书店”购图一幅:“赞曰:端坐莲台上,慈悲千古扬,西天修正果,南海化善良;司命一家主,福神镇境乡;天上圣母图,合家诚奉祀,获福永无疆。敬题”,计49字,边框与(二)相仿雷同。(四)台中市“大屯文化工作室”负责人郭双富藏纸一轴:“观兹色相,音容如生;圣佑普庇,母仪堪称;司权济世,命诏群英;福我善信,德泽匪轻。灵其赫濯,赞厥大成”,计40字,十分巧妙地将观音、圣母、司命、福德四位神明头衔藏头,2007年2月间提供台中市民俗公园“台湾民俗文物馆”展陈。

 http://s12/bmiddle/002GtiQqzy76hpRKwDV2b&690

图16:〈观音妈联〉横披墨线版侧影(杨永智提供)

http://s3/mw690/002GtiQqzy76hpT7Sv0b2&690
图17:〈观音妈联〉的横披布局(杨永智提供)

http://s14/bmiddle/002GtiQqzy76hpVhggl5d&690

图18:〈观音妈联〉半印半绘的观音形象(杨永智提供) 

2013年10月13-14日,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主办“当代社会中的传统生活国际学术研讨会”,我以〈降世神图话妈祖:从闽台流传雕版图画印证天后圣母形象〉为题,胪列昔日台湾民间使用的68款木刻符箓版画,析分10类分论,在第10类〈妈祖偕众神合图〉援引天理参考馆藏品(即本文第11图)并指涉:这类属于融铸释教、道教及民间俗信的巨型版画,笔者经眼12款,对于已故鹿港收藏大家张敏生(1924?2004)及日本天理大学参考馆收藏精品铭记五内:前者雕版五块合组全套,辗转购自鹿港老街装裱老铺遗存,兜拢刷印完成时画心高134㎝、宽67㎝;后者雕版两块,率由台北市北投文物商陈金德携去日本求售予天理参考馆,图像皆一体雕成,布局构思或端凝持重,或奇趣横生,惜梓人刻工名姓已无迹可寻。[8]

 http://s11/bmiddle/002GtiQqzy76hq9EXR81a&690

图19:张敏生收藏〈观音妈联〉五合一墨线版(翻摄自《台湾传统版画特展》图录)

http://s15/bmiddle/002GtiQqzy76hpYIlQy8e&690

图20:张敏生收藏〈观音妈联〉墨线版印本(杨永智印刷、翻摄自《台湾传统版画特展》图录)

 

2016年11月2日,中尾德仁从天理参考馆办公室发送一则电子信:“我写完了关于在台南的〈七娘妈亭〉仪式的论文。2014年夏天您为我们调查共同努力的事,太谢谢您了!今天我把《天理参考馆报》送给您。”[9]抚今追昔之余,乃作此篇纪一时之胜,权充来日艺林谈资耳。

http://s4/bmiddle/002GtiQqzy76hq0P66f03&690

图21:1995年台南市“王泉盈纸庄”传承人王孝吉握持棕榈刷子施墨在〈观音妈联〉墨线版上

(邓秋彦提供雕版、杨永智拍摄、高雄市立美术馆录像) 



[1] 郭立诚:〈百姓家中的守护神:由五祀到家堂六神〉,收入《中國人的鬼神觀》,台北市:台視文化公司,1992年3月,第17-22页。

[2] 陈清香:〈台湾早期观音像造形源流考〉,收入《中华民国建国八十年中国艺术文物讨论会论文集》,台北市:国立故宫博物院,1992年6月,第761-781页。

[3] 宣读之后承蒙天理图书馆前馆长金子和正、天理参考馆特别顾问松田真一、天理大学国际文化学部准教授中纯子、奈良大学社会学部准教授芹泽知广、京都文教短期大学讲师林雅清、台湾文化大学日本语文学系助理教授许容敏等学者交流指教,修改后再发表。杨永智:〈台湾傳統版画研究の步みと現狀〉,《天理参考馆报》第25号,日本:天理大学附属天理参考馆,2012年10月26日,第5-15页。

[4] 简媜:〈灶〉,收入阿盛策画、主编:《岁月乡情》,台北市:书评书目出版社,1987年9月,第1-10页。

[5] 台湾惯习研究会原著、刘宁颜主编:《台湾惯习记事》第1卷上(中译本),台中市: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84年6月,第97-98页。

[6] 按:2011年10月间我由于访日行程紧凑充实,未及拜访宫村克己师傅请教,引以为憾;却在2015年9月24日到中国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亲见其高徒平井恭子演示浮世绘技法;2016年5月27日赴韩国原州古版画博物馆,亲见其高徒中山诚人演示浮世绘技法,因缘实在匪浅。

[7] 潘元石:《民俗版畫大觀》,台北市:行政院文建會,1991年12月,第51页。

[8] 杨永智:〈降世神图话妈祖:从闽台流传雕版图画印证天后圣母形象〉,收入冯骥才主编:《当代社会中的传统生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年7月,第175-190页。

[9] 中尾德仁:〈七夕在台南举行的成人仪式〉,《天理参考馆报》第29号,日本:天理大学附属天理参考馆,2016年10月26日,第53-60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