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年痴呆的六大误区

老年痴呆是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疾病。患有老年痴呆的患者不仅要承受着巨大的病痛折磨,同时患者生活还不能自理。严重者还会使患者致残甚至是死亡。老年痴呆危害如此严重,许多人却对这种疾病了解甚少,现在三针专家就防治方面的误区与广大读者进行互动交流,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误区一
老年痴呆症并不需要治疗
许多人认为,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记忆力和反应速度可能会有轻微下降,但绝不会到影响日常生活的程度。实际上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疾病,需要早期治疗。
老年痴呆症早期表现为忘性大、丢三落四、做不好家务等等,这可能会引起各种事故。患者逐渐还会出现迷路,不认识家人、打人骂人等精神症状。到了晚期,患者更会出现缄默不语、二便失禁、各脏器功能衰竭等。
误区二
老年人记忆力不好就是痴呆症
记忆可分为瞬间、近事、远事三种类型。日常生活中,许多老年人对久远的事情记忆犹新,而对近期发生的事情容易遗忘。但是,老年人记忆力不好,不一定都是痴呆症的表现。
这些老年人虽然自感记忆力减退,但如果不影响日常生活,而且智力检查也正常的话,就不属于老年痴呆症,这类症状在医学上被称为“生理性记忆力减退”。当然,如果记忆力减退程度严重,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就属痴呆症了。
误区三
老年痴呆症没办法治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个连续谱,分为无症状临床前期、轻度认知损害期、痴呆期。临床前期和轻度认知损害都属于痴呆症前期,这是最佳的治疗时期,此时治疗效果更显著。同时,老年痴呆症中有一部分是脑血管病、代谢疾病、营养不良性疾病、脑积水等造成的,有些通过治疗可以逆转或延缓发展。
误区四
老年痴呆症不能早发现
人们常常忽视中老年阶段出现的记忆力下降问题,通常在老年痴呆症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时才发现。但是,此时患者认知水平可能已达到中度痴呆症状态,错过了最佳治疗期。因此医生建议,市民最好每年进行一次记忆力检查。
误区五
人老必定会患痴呆症
人到老年,虽然脑细胞有不同程度的退化,进而导致脑功能受损,但大多数存活脑细胞的功能依然存在。
而且,这些存活的脑细胞有一定的代偿功能,能维持正常的精神活动。近年来研究证实,脑细胞退化到90岁左右可以逐步停止。临床上只有4%~5%的老年人患痴呆症,可见大多数老年人的脑功能是健康的。
误区六
通过CT就能查老年痴呆症
对于大多数的老年人而言,CT检查可显示出不同程度的生理性脑萎缩,但脑萎缩并不意味着患有痴呆症。相反,有些老年人通过CT检查显示没有脑萎缩症状,却患有痴呆症。
一般而言,痴呆症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成套的认知功能测评。如果没有痴呆症状,而CT检查显示有脑萎缩,证明这是脑组织正常的生理性退化,不必紧张。
以上就是老年痴呆的六大误区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老年痴呆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但是患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这样才能更利于疾病的恢复。
前一篇:低血压吃什么好?
后一篇:鼻子不灵,注意是老年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