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给你最适宜的爱孩子,你真的可以慢慢来

庄列毅;王晓敏
你给孩子准备了什么样的礼物?漂亮的衣服、开发智力的图书、早就心仪的玩具?昂贵的电子产品、黄金首饰、健身器材?带TA去吃顿好的,自助餐、肯德基或必胜客;或是来场短途的旅行、竞技对抗?现在孩子收礼物的种类越来越丰富,选择余地越来越多,有些大人还会直接掏出红色的“毛爷爷”给他们当礼物。
这些,都寄托着家人对孩子浓厚的爱和期望。家长们分分钟恨不得把最好的都堆到孩子眼前,无论是物质上,还是资源享有上,希望孩子如公主、王子般有良好的成长环境。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家长们几乎都殚精竭虑,过得紧张而又焦虑。最近在屏幕上热播的《虎妈猫爸》让一群为娘的感触良多,为了让孩子成材,为孩子规划好一切;为了让孩子上好的学校,卖车卖房……孩子被家长催促着快速成长着,快速着掌握未来生活的技能。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拥有的爱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束缚了孩子真正体会到生命成长的喜怒哀乐。《虎妈猫爸》里的茜茜不是一度患上了失语症?
所以,有人说:给孩子恰如其分的爱,要用智慧爱孩子。不为孩子刻意制造精心呵护,不为孩子提供过分温暖和享受的环境,不用父母的代替包办取代孩子感受生活、接受磨难和品尝挫折的机会,而是将孩子当作伸缩性极强的生命,培养他们与生俱来的自强和跋涉本能。孩子跟任何生命一样,需要时间,慢慢体验、积累成长所需要的能量。
爱是一门艺术,歌中唱:只要爱对了人,天天都是情人节。“六一”是我们表达对孩子爱的节日,但是孩子在真正的爱中成长,天天都是“六一”节。
就像海娃幼儿园园长丁红儿说: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陪伴。
不过,说到陪伴,都可以说成一本书了。
在“六一”之际,八爪MM采访了几则育儿小故事,不知道对爱孩子的你有没有帮助。
别太心急,让孩子们慢慢来吧。
亲子阅读,让孩子说出特别话
在舟山幼儿园读中班的可可,在老师的眼里带着一份其他孩子没有的睿智、成熟,可可妈妈有时候也有点烦恼,“似乎儿子比一些孩子要早熟。
而这份似乎的“早熟”来源于可可妈妈长期的亲子阅读。从儿子8个月大开始,可可妈就开始亲子阅读的旅程。“现在家里的书架已经上上下下堆满了绘本,总有上千本。这还不够,我还要从图书馆借绘本,一次借5本。
让可可妈发现亲子阅读的美妙是一次喝牛奶,那时儿子才学会说话不久,儿子看着刚泡好的牛奶居然说了一句:“热气腾腾的牛奶,喝在我心里暖滋滋的。”可可妈惊讶了,一个小屁孩居然说出这样的话,这也给了她继续给儿子睡前阅读的动力。现在每个晚上,她都要给儿子讲上2个故事。哪一天落下了,儿子也会央求着她讲。
这么多年的坚持,可可妈明显发现儿子的词汇量比一般孩子丰富,现在随口能讲出一个故事,即使再长的故事,他也能一口气讲下来。因为喜欢故事,儿子顺带喜欢上了书本,每本绘本他都好好地保护着,“那些绘本,在她眼里,都是他的朋友,陪伴着他成长。
专家点评:海娃幼儿园丁老师说,亲子阅读的目的,不是功利地给孩子灌输知识,而是在这段时间内专注地陪伴他共同去完成一件事情,享受阅读的美感,分享彼此的感动。其实孩子能感觉到,父母这是和他在共同经历。
不过,喜爱阅读的孩子的语言能力特强,在听、说、读、写方面,远较不爱阅读的孩子高,孩子从书中领悟复杂的意念,欣赏语言的美妙。而且自小培养与同伴或家长间的协调沟通能力,对于孩子而言,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事情,除了在日常生活中点滴学习外,透过书本的阅览,从其中获得启示,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肯定孩子,激发孩子的潜能
有的父母把孩子当“宠物”养,什么都替孩子干,从不让孩子为自己做点什么。在涵妈看来,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弱一点,给孩子一点爱他人的机会。
涵妈从小把儿子当大人看。“在儿子差不多3岁的时候,上超市,已经会主动帮我推购物车,我自己在前面挑选物品,儿子跟在后面,屁颠屁颠地说,妈妈,东西放到我篮子里哦。有时我走远了,一招呼他,就会风驰电掣地来到我身边,妈妈,需要帮忙吗?
在儿子幼小的心灵里,他觉得能让他参与,就是对他的信任,而且他对自己能帮大人做事情会很自豪。
这个月,涵妈带着5岁的儿子去日本游玩,儿子发挥了小小男子汉的神力:推行李、看地图、找厕所、买饮料,都身体力行。一帮同行的游人看着愣愣地和涵妈说,你儿子真能当作大人用喽。
其实,父母对孩子的肯定,最能激发孩子的潜力。给他一个平台,孩子可以创造奇迹。
专家点评:某早教机构周老师说,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需要逐步锻炼的过程。现代父母爱孩子的心都能理解,不舍得孩子受苦,但最需要的,不仅是“该出手时就出手”,也要懂得“该放手时且放手”。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学会自立、自强,孩子各种意想不到的潜能才会充分地发掘出来。
为了一只蚊子奶奶和幼儿园的老师吵一架
彬彬在家备受宠爱,这已成为幼儿园众所周知的秘密。有时候,老师看见他已是满头大汗,想让他脱件衣服,他会拉住衣服说:奶奶说过了,衣服不能脱,脱了会感冒的。而彬彬奶奶也常叮嘱老师,再热衣服也要穿着,否则孩子肯定感冒。说得幼儿园的老师都很无奈,其实孩子的衣服不易太多,出了汗后湿透衣物更容易感冒。
有一次老师实在看不过去了,只能找到幼儿园的校医。好在孩子还比较听医生的话,把外衣脱了,把身上的汗擦一把,等玩好了再把衣服穿了。后来不知怎么被彬彬奶奶知道了,就开始抱怨老师,还说把孩子累坏了,回家后肌肉酸疼了好几天。后来在跟老师的交流中,她透露着自己的意思:可以让孩子在室内多坐坐,如果太阳太晒就不要出去了,少出去也不容易受累受伤。自己的孩子身子骨弱,还是需要多休息。听得老师越来越郁闷,真想说一句:就是因为老捂着,老不让他动,孩子的体质才会越来越弱。
有一天幼儿园放学,奶奶接到彬彬后,怒气冲冲地找到老师,说老师没有照顾好彬彬,老师被弄得一头雾水。询问后才知道,彬彬今天被蚊子叮了好几个包,奶奶心疼死了……
事后老师摇着头说:蚊子又不是我养的,也不听我的话呀。
专家点评:城关第二幼儿园大班老师说,“溺爱孩子根本不是爱,而是一种软暴力,实质是不把孩子当成一个真正的人”。让孩子暂时苦一点,这不是错,而是一种智慧,为孩子创造敢于拼打的“粗放艳阳天”,人生才有更开阔的境界。
现在“421”家庭特别会碰到这种问题,一名独生子女,牵动着两代6名大人的所有喜怒哀乐,所以更要讲究爱的艺术,不要让爱成为束缚孩子的牢笼。
友爱的家庭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六一儿童节,孙女士不慌不忙:“准备什么儿童节礼物,我们一家相亲相爱就是最好的。
让孙女士有这一感慨的源于一件事:有次家庭出游,当时才7岁的儿子高兴之余脱口说出:“爸,妈,你们现在给我一个快乐的童年,我以后会给你们一个幸福的晚年。
当晚因为一件小事,孙女士不知怎的和先生吵了起来,嗓门越扯越大。一会儿,儿子走过来拉着她的手说:“妈妈,不要吵架了,你生气的样子很难看,会变老的,你忘了我早上说过要给你一个幸福的晚年吗?难道你就不想活得更久一些?
听着儿子的话,孙女士感触良多,自打那以后她尽量不和先生吵架,至少在孩子面前,夫妻俩相亲相爱。“以前在书上也看到很多问题孩子的缘由,是家庭不幸福造成的。别的物质什么也许很难给儿子,但一个融洽、友爱的家庭,夫妻俩还是可以努力的。
如今,看着儿子快快乐乐,彬彬有礼,孙女士很是欣慰,“父母的身传言教能够更好地引领孩子,对孩子的教育会更有效。我不求他以后怎么样,身心健康,快乐成长最重要。
专家点评:海娃幼儿园丁老师说,我一直觉得有质量的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有质量的陪伴,不是你呆在孩子身边,他玩他的,你玩自己的,而是真正去关注他,懂得他,并在适当的时候提供适当的服务。是服务哦,不是代办哦。
父母爱孩子三个明智的作法,1.爱他们,就要让他们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协调发展的人;2.爱他们,就要让他们经历磨难和挫折;3.爱他们,就要在他们面前树立良好的榜样。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是他性格着色的第一个染缸,家人是他行为塑造的第一任教师,所以为人父母言传身教尤为重要。
对孩子很平等尊重孩子
作为一名专业儿童教育的老师,林席淼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妈妈。在她看来,懂得爱,知道怎么去爱的妈妈才是孩子最需要的,而不懂爱的妈妈则更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那么,什么样的妈妈才是真正懂爱的呢?
懂爱的妈妈会把孩子当作一个大人,有事和孩子一起商量。林老师说,有一次,她正和一个妈妈交流,她的孩子吃完一袋饼干,就拿着饼干袋晃,这个妈妈就跟孩子说:“宝贝,饼干吃完了,请将垃圾扔到垃圾筒。
妈妈能站在孩子的立场,了解孩子的需求,体现了妈妈对孩子的尊重。
尊重孩子,才能了解孩子。有时妈妈会认为孩子小,没有自己的思想,其实,孩子有自己的主张。当孩子有一个好的想法,妈妈及时的肯定,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你会发现,以后孩子的想法越来越多。
专家意见:南海实验学校赵老师说,这就是尊重孩子的一个具体表现。有时候孩子的行为有着他自己的逻辑,有他们自己的理由。所以不要用你的固定思维去套孩子的思维,问问他们到底打算怎么做,给予支持。
孩子真的是很奇妙的,如果你永远像他刚刚出生时那么欣赏他,信任他,尊重他,让他体会到家庭的愉悦,他会自然地成长。而如果你总是对孩子抱怨,那么孩子很容易成为你所抱怨的类型。
当孩子逐渐成长,开始尝试着去做一切他想做的事的时候,当你觉得他的举动是不被允许,大声对他说“不”,并且呵斥他之前,你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了你的方便还是为了他的成长。
如果是为了他的成长,请你克制自己贪图方便的心,不要怕麻烦,支持他并在背后关注他吧。
因为版面有限,我们无法把和孩子在一起的故事一一诉说。不知道,你会觉得哪种家长或老师的身上有你的影子,不知道你是否也赞同要对孩子爱得有艺术,有方法。让孩子在合适的爱里,健康地成长,懂得享受生活的乐趣,知道有些地方只能靠自己的努力,明白人生中还有那些无法规避的失望与痛疼……
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如果你爱他,请用真正爱的目光注视他,把真正的爱传达给他,让他在你的身边,享受到温暖、理解、尊重和支持,而不是挑剔、抱怨、催促和忽略。
用海娃幼儿园丁老师的话结束:有质量的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