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给考生一个好的心态
6月7日~6月9日,6月13日~6月15日,这两段看似平常的日子,背后却有多少孩子铆足了劲,有多少家庭操碎了心。今年,我市有1万名左右的孩子分别走进高考、中考考场,这些孩子不仅仅需要做好知识结构的准备,还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备战。那么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考生们如何调整身心、缓解高考压力?本期舟山的各位心理专家、教育专家从心理、饮食、睡眠三方面为你解析,考前如何做好准备,让你轻装上阵。

考前攻略之心理篇:
“面对重大考试,做好心理上的充分准备,其战略意义不亚于对知识的准备。”舟山中学专职心理老师史兵兵称,考试前的紧张是不可避免的,一般来说,凡是在考试前有些紧张的学生都是上进的学生,紧张的情绪与上进心紧密相连,只要对考试有期望,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压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考试前紧张的心理状态是正常的,是可以理解的。 ”“舟山中学从3月份开始,就开展了针对高考生的考前心理辅导。心理上有压力的学生,我们都是实时辅导、排解。”但在考前一个星期,如何将考生们的情绪优化到一个最佳的程度,史兵兵还是给出了一些建议:

考前攻略之心理篇:
“面对重大考试,做好心理上的充分准备,其战略意义不亚于对知识的准备。
一是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复习,以平常心对待中高考。“临近考试,很多同学容易自乱阵脚。这个阶段最忌讳心烦气躁、胡乱翻书,一方面觉得自己什么也没复习好,没有计划、没有重点地草草翻书;另一方面觉得什么都看过了,但实际上掌握得并不牢固。 ”史兵兵认为,中高考前这段时间,考生们除了跟着老师稳扎稳打地复习,还应该静下心来想想自己平时考试容易丢分的地方和原因,想想自己最薄弱的知识结构在哪儿,能够做到“低投入、高产出”的科目是什么,适当在这些科目上多下点功夫。
二是不要因为焦虑而焦虑。考生在考试前和考试中会出现考试焦虑现象,即:有些紧张,有些不安,有些着急,这对考生来讲是难免的。考生存在严重程度的焦虑对考生的发挥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而轻度考试焦虑在某种意义上还会促进考生发挥自己的潜力。考生在考试前和考试中存在轻度的考试焦虑是相当普遍的,可是有些考生把自己存在的轻度考试焦虑看得很重,误认为自己紧张不安的情绪会对考试产生很严重的影响,却不知其他考生也大多存在像你一样程度的考试焦虑。“我们建议孩子们接受自己的焦虑和紧张,不要为这份焦虑和紧张纠结,大家都是一样的。 ”
三是尊重考场规则。规定什么时间到考场,怎么填写答卷,涂答题卡,都按照规定来,别人怎么做,你也怎么做。避免偶然事件的发生,偶然事件会打乱你的方寸,在高压的考试中,很少有人能做到临危不乱。
除了这些心理上的调整,史兵兵还给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法:“比如深呼吸、心理暗示。 ”史兵兵说,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考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自我暗示语。当情绪过于紧张时可默念“放松、放松、放松”;当心情烦躁时可默念“平静、平静、平静”。每天多次告诉自己:“我已经做好充分准备了,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
做好孩子的后勤部长
家长,你的心态调整好了吗?
我们说着孩子该如何调整心态,其实家长在孩子高考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通过暗示、模仿、感染等心理机制影响孩子的心态,孩子的心态也受家长的影响。因此,高考前不仅孩子要调整好心态,家长也要调整好心态。
家长们看过来:
有的家长们认为“只要学习好就什么都好”,学习好的孩子考上重点中学、名牌大学,家长就觉得脸上有光彩,学习差的孩子,家长们往往会努力向考生灌输“多一份努力就会多一份收获”的思维。家长把全部希望和梦想都押在考重点中学或考名牌大学上,只会让孩子的焦虑症状恶性循环,心理压力增大,复习效果下降。
南海实验学校的於世艳,已带了四届高考生,她说,当家长和考生出现考前焦虑症状时,家长和考生都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对自己的考试目标过于苛求。当孩子出现焦虑症状时,家长不要刻意去关注或询问孩子的感受,如昨晚睡得好不好,今天考得怎么样?要掌握表达的技巧,为孩子分忧。
当考试临近时,考生的家长不要随意打破考生的生活起居规律,比如给孩子服用过多的补品,临考前一晚让孩子住宾馆,打乱孩子的作息时间等。因为孩子的生活起居规律是长时间养成的,一旦刻意打破,反而会不适应,增强考前焦虑症状。
还有一点,家长最好戒掉陪考,孩子们越陪越慌。
前一篇:俄罗斯艺术家的作品来了
后一篇:在伊斯坦布尔,五光十色地倘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