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真第十代掌教宗师祁志诚传(31)降香东岳

(2022-03-31 08:53:16)
标签:

祁志诚

东岳

张志纯

分类: 元代宗师


至元十年(1273年)癸酉,55岁。奉旨降香岳渎,从《西云集》收录的相关诗作分析,此行先奔东岳泰山,从燕京到泰山,路过济南,祁志诚作诗云:

“驿马骎骎出帝京,水光山色动吟情。

山源水谷无穷处,绝虑忘思却自明。”

(《西云集》卷下《至元癸酉同奉御史公奉旨降香岳渎过济南》)

至泰山,已是三月中旬,祁志诚作七律二首,诗云:

泰山二首

石磴初登怯路难,渐升云表觉心安。

天风披拂来何远,身世浑疑到广寒。

 

三月中旬谒泰山,山行爽气逼人寒。

为观日出峰头立,俯瞰尘寰眼界宽。

在泰山,祁志诚与当时主持泰山修建的高道张志纯相见。张志纯原名张志伟,字寿符,祖上世为泰安肥城埠上堡人,他六岁习神童,诵五经,略皆上口,然不乐居家。十二,去父母入山学道,礼真静崔先生为师,得法,讳志伟(后改为志纯),号天倪子。发辞吐气,已不在丫蓬老辈下。不数年,道价腾满齐鲁间。时东西诸侯皆出于武弁,见之无不屈膝。张志纯最大的贡献,是在众人支持下,修复了泰山诸宮观。泰山居五岳之首,自古以来就是皇帝祭祀和封禅的场所,宫观林立,灵宇众多,在金元之际的战乱期间,无论是皇帝祭祀的岱庙,还是平民百姓祈福求安的宫观,都几乎损毁殆尽。因而,战后对泰山宫观的修复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而完成这一浩大的工程,除需要如张志纯这样的高道大德的经营外,还需要财力、物力等方面的支持。据现有史料,张志纯的支持者首先来自东平世侯严氏一族。

东平严氏是金元之际产生的几个大世候之一,至元二年(1265)忽必烈废除世侯制度前,严氏家族先后有严实、严忠济、严忠范父子三人统治东平,时间达五十年之久,在这期间泰安州一直隶属其内。严氏父子掌管东平期间,除大力发展当地经济外,还致力于发展文化事业,注重保护文化遗产,组织修复毁于战乱的文化古迹,事实上,修复泰山被毁灵宇一事就是由严实发起并赞助的。?杜仁杰《泰安阜上张氏先茔记》言:东平严武惠公以宁海范普照住持万寿上清宫,舆议以谓,治军民如武惠,掌道教如普照,可谓无前矣,必得峻洁知办如张志伟者以贰宫政,斯可矣。至三谒然后惠然。严实在请范圆曦主持东平上清万寿宫的同时,也请了张志纯做他的副手,正是鉴于上述张志纯的道行和名声,东平行台严实才不惜世侯之尊,三顾茅庐请其出山,而张志纯也不负严实所望,来上清万寿宫后废者兴,缺者完,惰者勤,慢者敬,凡所应用,无一不备,佥曰称哉。严实对张志纯很是满意,因而修复后就把他的事迹上报朝廷,元主赐号崇真保德大师,并授金斓紫衣。正基于此,严实在张志纯归隐之后再度请其出山,修复泰山地区战乱期间被毁的其他宫观。

《泰安阜上张氏先茔记》载:其年七月,武惠公以书来召,因论泰安之为郡,盖前古帝王封禅之所,其宫卫,其辇辂,其祠宇,自经劫火之后,百不一存,良可悼惜,下官忝在其境,不粗为修葺之,甚非所谓事神之义也,敢以大师道荫为我纲维是事,乃所愿也。师伛偻致辞曰:某一空山食菜道人,何敢承当?武惠答以工匠之役,木石之资,与夫彩绘之费,我尽领之,师无让为,遂诺之。但是,遗憾的是,杜仁杰并没有说明严实请张志纯修缮泰山被毁文化古迹的时间,只是语焉不详地说其年七月,通过检索资料,我们大致可以考证出张志纯这次被邀出山的时间。《泰安阜上张氏先茔记》言:经构迄今三十余年无空日,故自绝顶大新玉女祠,倍于故殿三之二,取东海白玉石为像如人然,一称殿之广袤。天门旧无屋,又创立之。下至会真宫、玉帝殿及圣祖殿,方丈、廊庑、斋厨,皆不与焉。外则岱岳、朝元等观,皆增修有数,抑亦劳哉!若夫师之寝处衣食,与役夫等。是以人忘其死而成师之志,虽国朝为之,亦不能齐一如此。有司闻之,特加崇真明道圆融大师之号,兼提点泰安州教门事。复于中统四年,蒙燕都大长春宫掌教诚明真人专使赍奉圣训,委师提举修饰东岳庙事。杜仁杰明确说张志纯对泰山文化古迹的修建用了三十多年,虽然杜仁杰作此记的时间并不明确,但通过引文我们可得如下两点信息:第一,张志纯曾创修南天门;第二,中统四年(1263),张志纯被加号崇真明道圆融大师、兼提点泰安州教门事,并且诚明真人张志敬于本年委他提举修饰东岳庙事。又据杜仁杰《天门铭》,张志纯创建南天门的时间是中统五年(1264)一月,因此《泰安阜上张氏先茔记》应作于中统五年(1264)一月之后;另一方面,考王磐《玄门嗣法掌教宗师诚明真人道行碑铭并序》、杜翱《东岳别殿重修堂庑碑》,张志纯曾于至元二年(1266)在忽必烈的资助下创建仁安殿,但是杜仁杰记并没有提及张志纯营创仁安殿一事,考虑到此事对张志纯的重要意义,除非杜氏做记时此事未发生,否则没有更好地解释说明为什么未被提及,因此《泰安阜上张氏先茔记》作于中统五年(1264)一月至至元二年(1266)之间,由之,严实请张志纯修复被毁遗迹的时间应不晚于元太宗六年(1234)到八年(1236)

据杜仁杰记载,张志纯在严氏家族的支持下,耗费三十余年重建玉女祠、会真宫、玉帝殿、圣祖殿,创立南天门,开始修缮朝元观、蒿里山神祠等,鉴于他的以上成就,朝廷于中统四年(1263)为其加号崇真明道圆融大师,并令其提点泰安州教门事,至此,张志纯成为泰安州的宗教领袖,这无论对张志纯本人还是对泰山全真道都意义非凡:对其个人来说,意味着他三十余年的劳碌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对泰山全真道来说,标志着它摆脱了战前的被动和不利局面,开始从边缘向中心地带发展,这就为其后全真道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张志纯在修复这些文化古迹的过程中或者通过为修好的宫观改名,或者入主其中,从而有意识地把修缮好的古迹纳入全真道的管辖之内,进而扩大了全真道的规模。他的这一努力得到了教内人士的认同,全真掌教诚明真人张志敬曾于中统四年(1263)命其提举维修东岳庙,而洞明真人祁志诚则资助其修建未完成的朝元观和蒿里山神祠。

诚明真人张志敬是全真道第八任掌教,有关他提举张志纯修建东岳庙一事,《泰安阜上张氏先茔记》有言:中统四年,蒙燕都大长春宫掌教诚明真人专使赍奉圣训,委师提举修饰东岳庙事。又至元二年(1265)元世祖忽必烈令内府出宝钞修建毁于金元战乱的岳渎,并令张志敬负责此事,张志敬遂选能担当此职者修治,东岳岱庙的维修者定为张志纯。《玄门嗣法掌教宗师诚明真人道行碑铭并序》记载此事云:至元二年岳渎庙貌,罹金季兵火之余,率多摧毁,内府出元宝钞十万缗付师,雇工缮修。师择道门中廉洁有干局者,量工役多寡,给以钱币,使各任其事。或铲瓦砾而更造,或补罅漏而增修,凡再易寒暑,四岳一渎,五庙完成,尽还旧观。

修好之后,张志纯长期任东岳庙兼修管一职,负责岱庙事务。张志纯受托修复岱庙一事对泰山全真道来说,不能不说影响深远:虽然泰山全真道早期高道韩志具、崔道演等为全真七子的亲传弟子,但是泰山地区的全真道一直处于孤立状态,与朝廷及上层全真道来往较少,而张志敬委托张志纯修建东岳岱庙一事改变了这一状况,标志着泰山全真道为全真道上层所接纳和认可。

继张志敬之后,洞明真人祁志诚任全真掌教,据《玄门掌教大宗师存神应化洞明真人祁公道行之碑》,祁志诚至元十年(1273)奉旨降香岳渎,并于当年三月中旬到达泰山,在此次降香泰山过程中,祁志诚委托张志纯修复由于严氏家族没落未竟的朝元观和蒿里山神祠。《岳阳重修朝元观记》则说他为了让张志纯主持重修朝元观,甚至下拜不起。关于此事,徐世隆《岳阳重修朝元观记》和《重修东岳蒿里山神祠记》有详细记载,徐世隆《岳阳重修朝元观记》作于至元二十二年(1285),而此时蒿里山神祠和朝元观都已修复完成,因而,结合前面对张志纯开始修复泰山文化遗迹时间的考证,他前后共花费五十余年才最终完成对泰山被毁文化遗迹的修复。

元·重修东岳蒿里山神祠记

《泰山石刻记》云“至元二十一年《1284》十月知制诰徐世隆撰。同知徐汝嘉书,济宁教授杨桓篆额,东平路达鲁花赤土卜申立石。在森罗殿西侧。”原立于蒿里神祠,1972年移置岱庙配天门西。

重修东岳蒿里山神祠记

翰林集贤学士、正议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徐世隆撰

承务郎、同知泰安州事徐汝嘉书丹

济宁路儒学教授扬桓篆额

《蒿里》者,古之挽章之名,出于田横门人,感而成歌。汉李延年分为二曲,《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后代以为人死精魂归于蒿里,其山有神主之,因立七十五司以为追逮收捕出入死生之所也。故张华《博物志》、陆机《泰山序》皆云人死其魂拘于蒿里。白乐天诗曰:东岳前后魂,北邙新旧骨。樊殿直修庙记亦言,人生受命于蒿里,其卒归于社首。今东岳山有地府,府各有官,官各有局,皆所以追死注生,冥冥之中岂无所宰而然耶,其祠距泰岳庙之西南五里许,建于社首坛之左。自唐至宋,香火不绝。望之者入则肃然,近则威然,出则怖然,若有追之者,岂非世人如见真鬼神而然欤。吴道子画地狱变相后成都人来观,咸惧罪修福田,两市屠沽鱼肉不集。况此祠司局之多,鬼神之众,囹圄之深幽,其不寒心而骇目者鲜矣。金季兵烽四起,玉焚石烬,向之所谓像教者,又堕之劫灰矣。

行台严武惠公治东平,民怀吏畏,政如神明,特敬天倪子提点道教张志伟。张初名志伟,后遭遇上知,赐名曰志纯。议起庙像如初,未完而公薨,嗣相能爵,天倪子鸠工者又数年。既申省部,始许修理。圣上即位,怀柔百神,无文咸秩。诏海内名山大川、岳渎诸祠,听所在修完游会。玄门掌教宗师管领诸路道教洞明真人祁志诚与天倪子意契,遂竭力以成。旧祠百二十楹,近已完缮,次第落成。其塑像辉耀,比旧有加焉。余待罪翰林,方作泰山庙碑未竟,天倪子曰:岱宗碑成,此特碑之一事耳,若不足劳执事。执事文如流出,第令门生执笔代书则足矣。余谓蒿里者,社首之禅址犹在,亦唐代受厘之地,使老夫不腆之文,得挂名其上,固所愿也,非所敢望也,故附语而为之记。若夫无怀氏封禅之君,有虞氏巡守之代,略而不书,尊泰山也。

宣授冲虚至德通元大师、东岳提点监修官兼东平路道教都提点张志纯同建。

太师国王嗣孙、太中大夫、东平路达鲁花赤兼本路诸军奥鲁总管土卜申立石。

大元至元二十一年岁次甲申十月乙巳朔十五日己未。

岱麓高又元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