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真第十代掌教宗师祁志诚传(30)安葬纯真

(2022-03-28 08:50:10)
标签:

祁志诚

襄樊

分类: 元代宗师


嗣任掌教后,第一件大事就是为前任掌教宗师办丧事。根据王志坦的遗命,遗蜕安葬王志坦长期修炼的金坡山下。因为王志坦逝世已在年末十一月的月末,葬礼完毕已到第二年,“越明年,门弟子梁志安、常志敏等,奉其衣冠宁神於金坡山下,从治命也。时天气肃冽,比襄事,熙熙然化而阳春,执拂祖较者万余人,汗皆浃背,咸嗟异之,以谓纯诚之验也。所着信心录、六牛图传於世。”当时时值隆冬,天气寒冷,但送葬时却温暖如小阳春,送葬者超过万人,皆汗流浃背,众人惊叹不已。

至元十年,宋蒙攻防战前后逾五年的襄樊战役,以元军胜利而告终。

樊城与襄阳隔汉水相望,唇齿相依。咸淳中,宋军植木江中,联以铁索,架造浮梁,互为声援,共同坚守。两城相依互存,蒙军围攻四、五年之久,一直未能破城。元将张弘范、张禧建议先取樊城、孤立襄阳,得到忽必烈赞许。至元九年(1272)、宋咸淳八年,三月,阿术、刘整、阿里海牙各率军破樊城外廓,增筑重围,缩小了对樊城的包围,迫使宋军退回内城,闭门坚守。五月,张贵入援襄阳成功,元军进攻樊城的兵力受到牵制,对樊城的总功推迟。次年正月,阿术、刘整遣军断木沉索、焚毁浮桥,断绝了樊城与襄阳的联系,放火烧毁了襄阳江岸宋军的战船。元军在伊刘汗国人亦思马因所献**炮的配合下,分路攻入樊城,宋军主持牛富与裨将王福率勇士巷战,寡不敌众,受伤后投火自焚而亡。樊城陷落后,襄阳如唇之亡齿,果然不攻自破。

自咸淳三年(1267)冬襄阳被围以来,守将吕文焕数次派人向宋廷告急,权相贾似道均不以为意。城中宋军多次突围不得,李庭芝督师援襄亦告失败。九年(1273)正月,樊城为元军攻破,襄阳更陷于内无力自守、外无兵入援的困境。二月,阿术一面令阿里海牙移**炮轰击城内,动摇城中人心;一面派人入城招降。阿里海牙又亲往南门下许以高官厚禄。吕文焕见大势已去,举城投降。与之同守襄阳的荆湖都统范天顺自缢殉难。襄阳降后,宋沿江诸城随风而降,为元军进攻宋之腹地敞开了大门。

元军攻下樊城,襄阳守帅吕文焕出降。鲁大宥“渡河访道全真”。鲁大宥(?1285年),金元时随州应山(今属湖北省)人。号洞云子。家世宦族。少时至武当山出家为道士,草衣素食达四十余年,皈道之心弥坚。蒙古军占领襄阳后赴陕西寻访全真道,“西绝汧陇,北逾阴山,至元十二年归,与汪贞常等修复五龙宫。”以道迹闻名,度门徒千余人。后独结茅于南巖。至元二十一年(1285年)授张守清以道要。二十二年(1285年)正月逝世。事迹载于《长春道教源流考》卷七《大天一真庆万寿宫碑》、《武当山志》等。鲁大宥先后度徒众一百多人,最得意的弟子张守清精通清微、正一等派道法,形成武当本山派,成为近代武当道派的主体。汪贞常同鲁大宥一起到武当,为修复受战争破坏的武当宫观功劳甚巨。其弟子张道贵又礼清微派黄雷囦习正一道法。陈教友认为“鲁大宥、汪贞常俱全真弟子,张道贵师贞常而学于雷囦,盖全真而兼正一派者。逮张洞囦而所学大行,于是武当遂为全真别派。”汪贞常法孙单道安后来于明代洪武初年“西游西华、终南诸山,仍居重阳万寿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