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35】形近字教学
【实战问题】
【观点碰撞】
曹芳:我不主张教形近字,怕学生混淆。我都是等学生认错以后再进行对比,他们肯定会错很多次,所以我得通过画图、讲故事的方法帮他们加深记忆。
刘颂浩:确实应该先掌握现在学的,之后再学形近字;同时教造成的混淆使得学习难度加大很多。不仅是形近字如此,同义近义词、相似语法格式也应如此,即“延迟出现”。
张京京:对于形近字、多音字等易混淆的情况,教师首先要把握好“教多少”的分寸,并保持敏感度:对于初级学生,没出现的不要教,一出现要马上注意到;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对比的意识,养成总结的习惯。解释优于告知,启发优于其他。
刘弘:在教新汉字时,教师不要主动引入陌生的形近字去比较。如果是复习阶段,可以将过去学过的形近字做些比较。
王波:形近字是需要辨析的,但是不要急于做这件事,要等到学生的生词量达到一定程度再进行,否则会引起学生记忆上的混乱。
孙岩:初级阶段对已学形近字的对比和总结可以让学生发现写字错误或避免写字错误,让学生意识到汉字笔画的重要性。但是不主张在初级阶段通过教形近字来扩充汉字量,本来学生记汉字就有困难,再扩充新的形近字则更会产生混淆。
【理论广角】
形近字教学
形近字,顾名思义,就是指一些在形体特征上极为相近的字。陈五云(1989)将形近字分为独体形近字和合体形近字两大类。独体字只有笔画和整字两级结构单位。独体形近字的主要区别性特征有:笔画数、笔画的位置、笔画的组合关系和笔形。因此,我们分析独体形近字应从笔画入手。合体字是由多个部件构成的,合体字有笔画、部件、整字三级结构单位。合体形近字的主要区别性特征有:部件的数量、部件的位置以及部件的形体。分析、区分合体形近字应主要从部件入手。
针对不同类型的形近字,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对于一些独体形近字,可以追根溯源,了解其最初造字形象并进行对比,如“瓜一一爪”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笔形的不同,教师在对比这两个汉字时,可以展示它们的形体演变过程,学生很快就会明白“瓜”字下面的“点”是指瓜蔓中的“瓜”,而“爪”从字形上看就像是鸟兽的脚印;对于一些合体形近字,可以通过其部件所代表的不同意义进行分析,理解、识别合体形近字,如:“请——情”,二者的区别在于部件形体、意义的不同。“请”与言语有关,所以部件为“言”,而“情”与人的心理活动有关,所以部件为“心”。
【延伸阅读】
1.
2.
3.
4.
5. Chang et al. (2015). Incremental learning of Chinese orthography: ERP indicators of animated and static stroke displays on character form and meaning acquisition , Journal of Neurolinguistics, Volume 33, 78-95.
6. Mo, C., Yu, M.X., Seger, C., Mo, L. (2015). Holistic neural coding of Chinese character forms in bilateral ventral visual system .Brain and Language, Volume 141, 28-34.
7.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