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平:有恒产者有恒心

标签:
中国传递财富传递爱继承问题继承法物权法 |
分类: 媒体报道 |
——《传递财富传递爱》序
2012-01-19 来源:经济参考网
说到财富的传承,我曾经把《物权法》的作用评价为“大觉醒”,也就是说它大大地扩大了人们对私人财产权的愿望,激发了人们的权利诉求。于是,从财产权利到其他自由的权利,都要求国家提供制度化保障。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有恒产者有恒心”。继承问题,可以说是公民对“恒产”这一利益诉求的终极体现,应当加以重视。
然而,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对遗嘱和继承安排是一直避讳的,这也造成了许多的社会问题,一些遗产纠纷案件也纷纷见诸报端,再加上《继承法》26年来没有修订,学界对《继承法》的研究也显得不足,许多问题得不到解决,加剧了这种现象的产生。
通过桂明总编的引荐,我了解到陈凯律师是一个年轻有为的律师。很巧的是,2005年5月,在北大举行的第二届“中国青年律师论坛”上,我曾给他颁过奖。六年之后,我又读到了他撰写的《传递财富传递爱》一书。通过此书,我们可以看到,他能够独辟蹊径发现继承这个领域,从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并且又横跨了十多个法律部门和相关领域,进行论证研究。同时,还进一步作了制度上、观念上、文化上的思考,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这和我所主张的律师的思考应当是哲学的、严谨的、多元的、敏锐的、创造的这个主张是一致的,为此我感到很欣慰。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在思考研究上,还是在业务提升上,我们中国律师由此将开辟一个更加全面而宽阔的法律服务空间与法学研究领域。
凯恩斯有一句名言“观念可以改变历史的轨迹”,这句话近几十年来一直被中国的历史频繁地验证着。在继承问题上,我相信同样也会得到再一次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