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老师的学生

(2012-01-04 12:43:14)
分类: 八十华诞庆贺文集

 

胡春秀*

  2009年,经过笔试、复试,我竟然真的被江平老师收下成为他的新一届博士研究生。平凡如我竟然能与江平老师成为师生,我真的太意外、太激动太幸福了。我想,上天真的没有忘记我,在我心绪最低落、几乎对未来的生活失去好奇和信心的关键时候,安排我做江老师的学生,让我得以在江老师的教诲和影响下再次成长和成熟。这真是莫大的幸运,也是莫大的机缘。

  我已经是一名35岁的女性,2007年刚刚完成生子的任务,公事家事都很繁杂。但忙碌的生活并没有给我充实的感觉。我甚至对当时的生活有些许的惊慌和不安。因为我了解我自己。自从2001年硕士毕业到中国法学会参加工作以来,由于日常的工作和所学专业不太一致,行政性事务很多,加之自身的控制力较差,所以若干年下来自身的学问不但少有增长反而将不该忘掉的很多东西也忘掉了。为此我时常懊恼不已。生完孩子后,我觉得自己必须再次振作起来,找回自己的学业和理想,也只有这样我才能活得踏实、坦然和自信。于是我决定冒着被人笑话的风险报考博士。我想就算考不上,也可以通过复习培养出一种学习的习惯和平静上进的心态。报考江老师有两个考虑,一个是所有报考他的人通常的考虑,就是缘于对他的学术造诣、对中国法治的贡献更是对他人格魅力的崇拜。另一个就有一点私心了。那就是我感觉江老师的心更善、更软、更坦诚、更无私、更公正、更平等。报考这样的老师,我不用费心思去想别的事情,只要我努力、用功复习,正常发挥,考个好成绩,预期的结果就不会有太大偏差。事后我能幸运被江老师录取也验证了这一点。同时也证明了我的这次选择虽然冒险却真的很英明。虽然我很用功地复习,虽然我的笔试成绩确实考得不错,但我基础很差,被江老师收为弟子我一直都感到很惭愧。但在整个面试和录取的过程中,江老师让我找回了很多的自信心。江老师不歧视任何人,他给每个人充分的平等机会。他让我真真实实地感到,在公正、公平的条件下,即便是最平凡最渺小的我也有闪光、惊人的一刻。

  终于成为江老师的学生了,我真的很自豪,也更加崇拜自己的导师了。这种心情还一直在延续,在加强。我会经常上网搜索老师的最新演讲,争取第一时间聆听。老师自2008年生病以后很长一段时间较少出外参加学术活动和会议。但我想,以老师的性格和理念,肯定是好不容易才忍住的。果然,身体刚一允许,他就又开始慢慢恢复以往的生活节奏。因为老师对国家民族、百姓苍生、晚生后辈的现状和未来的关怀还是一如既往的真挚和迫切。一个会议参不参加,一个事情该不该做,我想这是江老师惟一的衡量标准。老师诚实守信,平等待人,从不说虚话套话和违心的话。记得9月底在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2009年会上,老师被安排在开幕式上发言。在老师前面发言的"领导"当中,有人讲话难免官味十足,且内容很多和商法及年会主题没有什么直接关系,感觉完全是在轰轰烈烈走形式。主持人刚一宣布下面请江平教授发言,江老师连半秒的空隙都没有,立刻开讲,上来就直奔这次年会的主题--公司的社会责任问题。这与前面某些领导的讲话内容和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凸显了老师作为知识分子的一身傲骨。所有在场的人立刻被老师慷慨激昂的声音给吸引住了。主席台上的老师思维依旧那么敏捷活跃,思想依旧那么深邃透彻。老师依然那么风度翩翩,总让人想到那个当年在苏联以优异成绩提前一年毕业回国踌躇满志的英俊青年。老师依然那么仁厚慈祥,让人难以想起他年轻时经历的那些常人所不能承受的磨难。老师的声音依然那么执着有力,让人难以忘怀他为了中国的法学、法治、教育所发出的呐喊。"忧国何须位尊卑","只向真理低头",这就是感动几代法学学子,感动中国的可爱的江平老师。江老师的演讲不光有激情,更有真情,句句语重心长,句句都是肺腑之言,忧国忧民之心溢于言表。开幕式刚结束,老师就被媒体请去接受采访,媒体的消息还真是灵通。接下来的一天半里,他又分别应邀到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著名高校举办讲座。特别巧的是,在回来的飞机上我顺手拿了一张华西都市报,上面竟然就有对于江老师的采访新闻,真是感觉好亲切,因为这位受万人敬爱又是那么可爱的老师就是自己的博士生导师。

  江老师的社会职务中有一个是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所以除了学习上的事情外,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也时而有机会与老师会面。越是与老师接触,越是了解老师多一点,心里就对老师越发由衷的尊敬和喜爱。老师的思想、人格和身影是那么高大,但现实生活中的他却那么和蔼可亲,朴实平易。有一次老师让我们09级的三个新博士生到他家去,因为是第一次登门,所以我们就买了一束花和一些水果。他很高兴的迎接了我们,但看到这些东西时就有些埋怨,告诉我们以后一律不要带东西,不要花钱。他还说,让我们跑这么远到他家里来就挺过意不去的了,本来是应该他到学校去的。还有一次老师来参加我们单位组织的会议,我不想让老师受打车之苦,就自告奋勇接送老师。老师在路上、到家后一再地对我表示感谢,就好像我帮了他多大的一个忙。老师就是这样总能让人感到温暖。他帮别人再大的忙,只要他力所能及,只要他认为正确,他都会不求回报不辞辛苦地去帮,事后很少放在心上。但别人包括作为学生的我们哪怕为他做了一点事情,他都会念念不忘。老师还有让我感觉更生活化更可爱的一面,就是那两次我开车接老师去参加我们单位的会。我本来都提前查好了该怎么走,但江老师显然比我更熟悉路线。他很清楚这个时间哪条路线更好走,于是就变成了江老师指路,我只负责开车。从江老师家出发去会场往往都比较塞车。在车上,江老师一面和我说着话,一面密切观察路面情况。一会儿他看哪条车道快了,就会说你并到那条车道去吧,有时并过去之后那条道反而不好走,他就会说哎呀并错了。或者他认为主路不好走就让我出去走辅路,结果辅路红绿灯很多显得更加塞车,他也会说走错了,还不如原来的路。他还会说,这就是制度选择的后果,一个制度的设计如果不合理,不符合实际,后果就会更糟。这里的红绿灯根本没必要嘛!越有红绿灯越塞车!江老师可爱吧?我心里偷偷想,如果江老师会开车,他一定是个急脾气,会开得很快很猛也说不定。但我又想到,老师之所以有些着急肯定不是因为塞车,他是因为坐在别人的车上,担心太塞车了给人添麻烦。其实作为他的学生,老师如父母,这都是最应该不过的呀。

  已经成为老师的学生了,已经是不会再更改的事实了。我也不用再怀着一种担心是老师判错了卷子不安又亢奋的心情,该速速转变角色和心情,静下心来,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老师的弟子。老师最喜欢勤奋好学的学生,他希望他的学生能继承他对于自由民主法治的不懈追求。他更希望他的学生能够有所突破,不断创新,有思想更有勇气。希望我们多读好书多写有用的文章。就我个人而言,说心里话,做老师的学生真的很有压力。主要是因为老师太伟大,自己与老师的距离太遥远,怕自己生性愚钝,学不到老师十万分之一。别人听说我是江老师的学生都不免羡慕甚至崇拜,认为我能考上江老师的博士学术水平一定很高,但我深知自己才疏学浅。所以我必须克服所有的困难,付出比别的在校生多得多的努力,严格要求自己,才不枉做江门弟子。

  老师的浩然正气、慈悲平和,老师的坚忍不拔、心宽似海,老师的大智大勇、大公无私,老师的风趣幽默、笑看风云,老师身上每一样品格都深深、时时感动着我激励着我。我不敢说能成为或要成为老师这样的人,因为历史不会重演,今非昔比,中国历史上只会有一个江平!我只能说我一定会倍加珍惜这次前世修来的缘分和跟随老师学习的机会,夯实身心、锤炼自己,只向真理低头,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更有意义!

  谨以此文聊表对老师的感激之心,并恭贺老师八十华诞!

  * 胡春秀:中国法学会工作人员,江平老师2009级博士研究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