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2451730273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可食用水生动物有哪些
(2025-06-05 20:00:02)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淡水鱼
海水鱼
老课本
分类:
南阳民俗
肉质鲜美•营养丰富----
可食用水生动物有哪些
民以食为天,食以营养先。民众日常生活中,每顿饭都要把主食、肉蛋奶和蔬菜进行科学搭配,不但吃饱,而且还要吃出营养健康。主食方面,注重精制米面和粗杂粮的搭配。副食方面,肉蛋奶多样化选择,特别是肉类,注意猪牛羊、鸡鸭鹅及鱼虾的多样搭。肉类食物,如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鸭肉等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可以补充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除此之外,鱼类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体必要的维生素、矿物质的良好来源。
食用鱼类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淡水鱼和海水鱼类等。现通过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常识、自然等老课本中有关水中可食用鱼类动物等内容,感受当时社会对小学生自然常识知识的普及教育。
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高等小学自然教科书第一册第八课,课文题目是“水生食用动物”。课文开篇就提出三个问题。一是问魚類有那几种,它们的形态是怎樣的?二是问沙魚除做普通的食用外,还可以做成什么食品?三是问供食用的水生動物,除了魚类外,还有那几种?课文通过设立问题,以此鼓励学生认知阅读课文,仔细观察鱼类,思考常见问题。紧接着课文记述鱼类特点及分类。供人食用的水生动物,以鱼类最多。在鱼类里面,像生长在河湖里的鯽魚、鲤鱼等。生长在海里的像黄魚、鲥鱼等,都是硬骨鱼。硬骨鱼的骨质坚硬,鱼鳞多和圆板相仿,鳃和栉相仿。。。。。。课文以插图形式勾画出鲫鱼、鲤鱼、黄鱼和鲥鱼的外部形态,以便于小学生牢固掌握。
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版是初等小学常识教科书第五册第十一课,课文题目是“我国出产的鱼”。课文开篇设置两个小问题,第一个是河里产鲫鱼、鲤鱼。第二个是海里产黄鱼、带鱼等。课文记述我国河水里所产的魚像鯽魚、鯉魚、白鰱和靑魚等,到处都有。沿海所產的魚,要算黃魚最多,其次是帶魚、勒魚等。魚類除捕捉外,还可饲养,把魚秧养在魚塘里等。课文以通俗易懂是语言记述我国出产的鱼类,既有淡水鱼,也有海水鱼。课文配有插图,画图以写实技法刻画出鯽魚、鯉魚、白鰱和靑魚,以及海水鱼如黄鱼、带鱼和鳓鱼等。非常直观向小学生介绍这些海水鱼和淡水鱼的区别和形态。
除了各种鱼类之外,水里还有许多可供人们食用的动物。如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高等小学自然教科书第一册第八课,还介绍了生活在海水或淡水的动物如,蚶子、蟹、虾、海参、田螺、河蚌等等动物。这些动物的肉都很鲜美。课文后面布置三道题作业。一是观察鲫鱼、鲤鱼、蚶子等动物,注意观察它们的形态。二是用網或釣到附近河、湖、池、沼中去捕魚。三是通过观察,列出水生动物表。以期加强对知识的观察和记忆力。
我国食用鱼类和养殖鱼类的历史悠久。考古发现表明,五百万年至七百万年前,我们的先民们已经懂得以渔猎为生,捕到的鱼类除了生吃,还通过加工、火烤等方式进行烹饪。《战国策》中就有记载,冯谖为孟尝君门客时,因不满待遇而唱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这反映了当时食鱼与地位的关系。我国的食鱼文化伴随着灿烂的传统文化发展,形成了丰富的烹饪方法、多样的菜肴和药用价值。鱼类在文化中也有象征意义,如年年有鱼(余)、富贵有余(鱼)等,常用来代表美好的生活。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花开有期时间为证----牵牛花牵动少年成长时光
后一篇:
鸣锣开道御街巡游----清代木雕花板“文武状元夸官”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