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蛇年,那些关于蛇的故事

(2025-01-17 20:12:38)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蛇文化

仙鹤戏蛇

孙叔敖和两头蛇

分类: 教育史料
        蛇年,那些关于蛇的故事
        祥龙摆尾辞旧岁,金蛇狂舞迎新春。 随着2025年农历蛇年的脚步逐渐临近,传统生肖“蛇”越来越受到人们喜爱。在十二生肖中,蛇排在第六位,紧随龙后,蛇通常被称为“小龙”,反映了人们对蛇的尊崇和喜爱。蛇又位于龙之后、马之前,寓意蛇承前启后延续着龙马精神。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蛇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它常被视为神秘和吉祥、智慧和优雅等象征。蛇年,那些关于蛇的故事

        现通过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有关蛇的文物和文献,感受蛇在民众心目中和十二生肖中的地位意义。蛇年,那些关于蛇的故事

一、 清代“仙鹤戏蛇”木雕花板,蕴含“福瑞吉祥,长寿健康”美好寓意
        该幅“仙鹤戏蛇”清代木雕花板构件,属于古代世家大族老人使用家具器物之上构件。寄托着民众追求福瑞吉祥,长寿健康等等美好寓意。该幅 “仙鹤戏蛇”花板,意法构思精巧,图面喜庆饱满,意趣厚重悠远。画面通体以长方形构图,内框以“亞子文”开光,沉稳大气,庄重肃穆。图案施以朱红色漆饰,“亞子文”开光外框及主题图案“仙鹤戏蛇”,施以金漆罩面,红黄色彩搭配,彰显出热烈喜庆之气。整体画面布局疏密有致,重点突出,结构和谐,画面以实写意,鹤蛇传神,栩栩如生,反映出民众追求幸福安康,吉祥长寿的美好生活愿望。
        在传统文化中,仙鹤被寓意延年益寿、吉祥、忠贞、长寿等美好寓意。仙鹤在古代是“一鸟之下,万鸟之上”,仅次于凤凰的“一品鸟”,明清一品官吏的官服织绣的图案就是“仙鹤”。同时鹤因为有仙风道骨之气,为羽族之长,自古被称为“一品鸟”,寓意官居一品。一品官员是古代最高官阶的名称,皇帝以下文武百官共分九级,一品最高。仙鹤也是鸟类中最高贵的一种鸟,代表长寿、富贵。传说它享有几千年的寿命。
         自然界中,仙鹤独立,翘首远望,姿态优美,色彩不艳不娇,高雅大方。传统文化认为,仙鹤是仙人的坐骑,是拥有灵力的仙鸟,人们寿诞时也总是会以“鹤寿”、“鹤龄”等作为祝寿之词。还会将仙鹤与其他事物相结合,赋予仙鹤与众不同的寓意。 仙鹤与鹿巧妙结合则寓意着“鹤鹿同春”(六合同春),鹤为仙禽,鹿为瑞兽,寓意万物滋润,四海升平的美好生活。仙鹤松柏结合,则寓意高风亮节、延年益寿。 蛇年,那些关于蛇的故事

          蛇,民间俗称“长虫”,取“长久”之寓意,民间还把蛇雅称为“小龙”,以示尊崇。在传统文化中,蛇能活五百多年,古代神话中的女娲也是人首蛇身之状,使蛇赋予了灵气。民俗活动中,二月二蛇结束冬眠、出洞活动的日子称为“龙抬头”,蛇冬眠的现象,民众认为是休养生息,象征万寿无疆、长命百岁、身体健康。蛇蜕下来的皮称为“龙衣”。民众把蛇比作龙,所以蛇也代表权势和地位,寓意平步青云、官运亨通。蛇姿态既有男性的阳刚,也有女性的柔美,集合了男性和女性的双重特征,加上蛇的繁殖能力很强,所以蛇寓意阴阳互济、生生不息、子孙万代。
        蛇是爬行纲动物演化史中最迟出现的类群,可分为毒蛇、游蛇、蟒蛇这三大类,其行走姿势千姿百态,或直线行走或蜿蜒曲折。全身分头、躯干及尾三部分,身体细长,全身布满鳞片, 嘴可张大,舌头分叉,伸缩性强,四肢退化,通过腹部的肌肉收缩和自身的弯曲来实现快速移动,民众俗称其为“长虫”。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版初等小学常识课本第三册第四十课,课文题目是“蛇”。课文内容为:“热天蛇出现,冷天蛇不动。他们都是冬眠的爬虫。他们有的要害人;可是捕食老鼠,於人们很有功。”课文语言简练清晰。课文配有插图,画图以写实技法勾画出有毒蛇和无毒蛇区别。课文语言极其简练介绍蛇的基本特点和与人利害。
      在自然界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为维持其本身的生命活动,必须摄取其他生物为食物,通过食物链的方式流动和转换,才能维系自然界生物物种平衡。鹤是蛇的天敌。古人认为“仙鹤戏蛇”是一种瑞气之象,被视为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和谐幸福喜悦气象。仙鹤,其实就是传说中的丹顶鹤。
      该幅木雕花板图案中所刻画的仙鹤性情高雅,形态美丽。民间雕刻家将其设计为涉水之中的仙鹤嘴里叼着一条小蛇,小蛇向上,蛇身自然呈现曲线姿势,蛇被仙鹤叼着,并没有显现出恐惧之状态。而仙鹤叼着小蛇在戏耍,呈现出一幅和谐相处快乐景象。仙鹤长而有力的喙被艺术家凸显出来,仙鹤的眼神和颜悦色,没有暴躁之气。仙鹤羽色朴素纯洁,紧紧缩成一团,以突出用力姿势,其体态飘逸雅致,脚趾间所蹚出水波纹,动静之间把仙鹤戏蛇的状态表现的活灵活现。整个画面充满和谐灵动飘逸之气,把民众所祈盼的美好寓意在一幅具象的画面中尽情播散宣扬。蛇年,那些关于蛇的故事

二、孙叔敖埋双头蛇,表现出勇于担当,敢于奉献精神
        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清末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初等小学修身课本第一册第十七课收录《孙叔敖埋蛇》故事。课文讲述:孙叔敖幼年游玩时,看见一条长两个头的蛇,便打死它并且埋了。回到家里见母亲哭起来,母亲问其故,孙叔敖便说:“听说见到两只头蛇的人会死,刚才我看了两头蛇,所以害怕我会永远见不得母亲。 ”母亲问道:“蛇现在在哪里 ?”孙叔敖说:“我担心别人再看见它,把它打死埋了。”母亲说:“我听说对别人有恩德而又不为人所知的人,老天会报答他的恩德,你没事的。” 叔敖成人后,做了楚国的国相,虽然还没有到任,但人们已经仰慕他的仁德。蛇年,那些关于蛇的故事

       该修身课本第一册是教育蒙童少年之书,所以课文没有文字记述,只以画图形式来介绍该故事的来龙去脉,犹如后来的连环画、小人书图画本。该故事以两个页面记述,其画面清晰简练,易于识读,以传统人物画技法形式讲述。第一个画图所表现的是孙叔敖外出遇到一条两头蛇,将其打死,正在用力挖坑准备掩埋,其身边刻画出一条躺在地上的两头蛇。第二个画图刻画的是孙叔敖已将两头蛇埋掉,回到家中和母亲讲述自己的遭遇和所作所为。画图中孙叔敖面带惊恐和不安,其母亲则和颜悦色为儿子讲解做人的基本道理,那就是积德行善的人,上天会降福于他。孙叔敖在幼年时期就表现与众不同的勇于担当,敢于奉献精神。这个故事多次被选编入各级教科书。蛇年,那些关于蛇的故事

        双头蛇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变异,而出现一卵双胎现象。由于稀少,古人见到的几率非常低。因此,民间传闻见到此蛇是一种厄运。其实应该是一种祥瑞现象。《孙叔敖埋蛇》的故事选自汉•刘向《新序》。 孙叔敖(前630年-前593年),芈姓, 名敖,字叔敖。楚国期思邑人,楚国名相,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诸葛亮赞其“昔孙叔敖乘马三年,不知牝牡,称其贤也!”《孟子•告子•下》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记述“…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孙叔敖举于海”讲述淮河洪灾频发,孙叔敖主持治水,倾尽家资。历时三载,终于修筑成我国历史上第一座水利工程——芍陂(què bi),借淮河古道泄洪,筑陂塘灌溉农桑,造福淮河黎民。后来又修建了安丰塘等大量水利工程,2600年过去,至今仍在发挥着作用。孙叔敖受楚庄王赏识,开始辅佐庄王治理国家,.孙叔敖清风惠政,理国安民,政声显著。蛇年,那些关于蛇的故事

        司马迁在《史记》中称其为“循吏”第一。其幼年埋两头蛇的故事教育着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要学习孙叔敖机智勇敢、心地善良、富有爱心的优良品质。要与人为善,宁愿自己吃些亏,也要让别人获益。并且关心他人,为他人多做好事,自然会获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和爱戴,在自己遇到困难时,自然会得到别人的帮助。
        农历蛇年将至,我们要以蛇智慧、机敏和韧性去迎接新的一年,积极应对变化,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并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心态,凝聚古人智慧,不断发展创新,谱写蛇年新辉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