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铭记师恩·豫贺新年----为先生邮寄明信片贺春节

(2025-01-11 21:04:37)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贺年卡

明信片

给先生拜年

分类: 教育史料
        铭记师恩·豫贺新年----
     为先生邮寄明信片贺春节
        教师不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关键作用。而且还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在传授知识、整合知识和教育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帮助他们成为有担当、善良、正直的人。因此,中华民族有着尊师重教的好传统。民众将传授技能、启迪心灵的师者,视为生命中可敬可亲的长者,时刻铭记师恩。学子逢年过节必定到老师家拜年贺岁,以示感恩。铭记师恩·豫贺新年----为先生邮寄明信片贺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节日。逢年过节,民众走亲访友,互贺新岁,共庆佳节。过年民众必敬奉“天地君亲师”牌位,这是儒家是传统敬天法祖、孝亲顺长、忠君爱国、尊师重教的价值观念取向。作为学子给老师拜年既是传统礼俗,也是儒家敬天法祖、孝亲顺长、忠君爱国、尊师重教的价值取向。铭记师恩·豫贺新年----为先生邮寄明信片贺春节

     
        自古至今,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者,始终影响着国家的兴衰与社会的发展。在泱泱中华历史文化中,人们对教师的敬重与热爱早已传承千年。 唐朝著名文学家韩愈的经典名篇《师说》云:“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帮助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拓展视野,引导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独立判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成为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个体,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未来的栋梁之才。  铭记师恩·豫贺新年----为先生邮寄明信片贺春节

        清末学堂放年假过年,一学子怀着感恩之心要去先生家拜年,但先生住家遥远,前往交通不便。正在为难之时,其学友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到邮局给先生寄一张贺年卡,以示贺年问候。于是,一张写满庆贺新年吉祥话语的贺岁明信片通过邮件寄到老师手里。老师感到无比幸福,学生一颗感恩之心通过邮路向老师表达,亦是快乐欢心。铭记师恩·豫贺新年----为先生邮寄明信片贺春节

        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的教科书课文中选入清末出版的新国文第五册第一百課 ,课文题目是“豫贺新年”。课文内容为:學堂放假後,將過新年。某生欲與師賀節。而慮道遠。商諸其友曰:“往賀則道甚遠,不賀則禮未周,何法可两全?”友曰:“此闻通邮便,盖寄一信片贺之,以代親往乎?”生曰:“善”。因取明信片書之。書訖,投郵箱中。數日已達師所矣。该课文以文言文记述,词语简练,易于理解。课文通过两个学子过年如何为老师贺岁最为方便,而且把深情厚谊表达出来,而以当时最为流行的寄明信片形式实现愿望。铭记师恩·豫贺新年----为先生邮寄明信片贺春节

  
        民间素有“秀才人情半张纸”俗言。古代秀才多以诗文﹑书画之类作为馈赠之物,借指馈赠的礼物非常菲薄。几句暖心话语,一张贺岁卡片所蕴含的师生情谊溢于言表。课文题目是“豫贺新年”,这里使用的“豫”,在古代的常用义是安乐、安适,引申为高兴、欢喜。“豫”也通“预”,表示事先、预先。用在题目中有着美好寓意。铭记师恩·豫贺新年----为先生邮寄明信片贺春节

        课文所称的“贺年卡”是明信片的一种,不用信封就可以直接投寄的写有文字内容的带有图像卡片,图像可以是摄影,可以是绘画,也可以是设计……投寄时必须贴有足够面值的邮票。其正面为图像,反面写收件人邮编、地址和姓名。课文附后就印制当时明信片的正反样式,如寄给先生的贺年卡通用格式为:“恭贺夫子大人新年之禧,并请教安,伏惟。。。。”铭记师恩·豫贺新年----为先生邮寄明信片贺春节

        明信片如今各国流行,多姿多彩,堪称邮苑中可爱的小花。使用明信片的优点是不用信封,缺点是篇幅小而无隐密性,明信片所写的内容公开,可被他人所看见,内容通常不涉及隐私权之虞,故称为明信。明信片邮资较普通信函资费便宜 。邮局发行之明信片为“邮政明信片”,而民间印制者则以泛称之“明信片”指称。铭记师恩·豫贺新年----为先生邮寄明信片贺春节

         明信片的问世,距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据文献记载,1865年10月的一天,有位德画家在硬卡纸上画了一幅极为精美的画,准备寄给他的朋友作为结婚纪念品.但是他到邮局邮寄时,邮局出售的信封没有一个能将画片装下。画家正为难时,一位邮局职员建议画家将收件人地址,姓名等一起写在画片背面寄出,果然,这没有信封的画片如同信函一样寄到了朋友手里。这样,世界上第一张自制"明信片"就悄然诞生了。
        我国第一套明信片由清政府发行于1896年,为竖长方型,左上角印有"大清邮政"字样,蟠龙和万年青图案,已成为珍贵的文史资料。1927年3月,适值交通银行开业20周年,当时的交通部为此特准发行纪念明信片一组,计4种,正面用红,绿,紫三色套印,邮图系帆船,反面则图案各异。这就是我国第一次正式发行纪念明信片,只可惜印制甚少而且属于非卖品,仅供临时馈赠之用,因此成为邮品中的珍品。铭记师恩·豫贺新年----为先生邮寄明信片贺春节

     ‌如今,拜年方式及春节拜年礼仪‌多种多样,既保留了传统的习俗,又融入了新的科技元素。当下,民众‌‌通过电话和短信拜年‌表达新年的祝福和问候已落伍。通过微信发送拜年信息、语音、视频或红包,既方便快捷又能表达心意。‌还有‌‌微博、‌QQ等社交平台‌:发布拜年动态,向亲朋好友传递新年祝福。‌尽管现代方式便捷,但仍有部分人选择传统的拜年方式,如亲自上门拜访,行叩拜、躬身作揖或抱拳拱手等礼仪,传承这种传统礼仪习俗,传递真挚的祝福和美好的愿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