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旦贺岁·感悟学问----倡导女子宜进学堂读书

(2024-12-28 20:21:28)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元旦贺岁

感悟学问

女子入学

分类: 教育史料
        元旦贺岁·感悟学问----
       倡导女子宜进学堂读书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元旦佳节,互贺新岁。春节,古时称元旦。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农历年(又叫阴历年)的第一天 ,俗称“过年” ,从腊八或二十三小年开始,到元宵节,都叫过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民众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同时还要举行祭祖敬老、感恩祈福、阖家团聚、除旧布新、迎禧接福、互致贺岁等各种活动以示庆祝。元旦贺岁·感悟学问----倡导女子宜进学堂读书

        清末,新年当天,一群小姊妹贺罢新岁,取出各种乐器在庭堂吹拉弹唱共庆佳节。小妹妹学着吹箫而不和声,其母亲随时教育这等小事不经过勤奋学习,就不能吹奏出和谐乐声,更何况做学问呢?道出了“游戏之事,非学不能,况文字乎?汝今年又长一岁,宜进学堂读书矣。”特别是指出,过罢年又添一岁,就需要进学堂,读诗书、学礼仪、求学问,方可立身的道理。 现从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历代教科书中有关内容,解读女子读书学习的重要意义。元旦贺岁·感悟学问----倡导女子宜进学堂读书

       清光绪二十年九(1903年),由商务印书馆印行的“最新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第三册课本。课本第一课课文题目为《元旦》,课文内容为:“岁首第一日,谓之元旦。俗例先向祖先堂及父母诸长前行礼,平辈亦以礼贺年。诸姊妹贺年毕,出乐器於庭堂,或唱歌、或击鼓、或抽琴,游戏为乐。幼女执箫欲和,吹不成声,其母谓之曰:‘游戏之事,非学不能,况文字乎?汝今年又长一岁,宜进学堂读书矣。’”课文用两个页码,以文言文记述元旦佳节当日(即现在的春节)拜年和演奏乐曲的幸福场面。课文配以插图。插图用传统人物画写实手法,刻画出一群小姊妹身着新衣,在院子里摆设乐器演奏唱歌,充满新年欢乐气息。由此引出女子必须走进学堂学习的人生道理。元旦贺岁·感悟学问----倡导女子宜进学堂读书

        清末受西学东渐的影响,女子开始走进学堂学习,接受新式教育。清末出版的最新女子修身教科书第一课,课文题目是“女学”,女子教育之世界。课文内容为:“世界女子教育之盛,以美利坚为最之冠,英次之,德、法、日又次之,其他诸国亦能注重改之。女子教育为国家存地之基础也。然当各国女学萌芽之时,全国舆论莫不诋毁,竭地沮扰,例如美于18世纪时,凡睿发知识之书皆不得读,今则适成反反比例矣。”课文宏观分析世界各国重视女子读书的基本情况。当然,也有许多国家对于女子读书持反对态度。我国封建社会一直对女子读书不支持,传统社会认为女性应更注重家庭内务和道德修养,而非在外显露才华,以至于出现“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风尚。‌元旦贺岁·感悟学问----倡导女子宜进学堂读书

         生活中,女子不读书,不识字,处处碰壁。清末出版的最新初等国文教科书第四册第五十九课课文题目是“女子宜读书”。课文内容为: “郑氏之二子,远出行贾,寓书其家,母不识字,启封,瞪目不能读。即遣人招其戚,路远未遽至,至焦灼甚。叹曰;‘不读书之害乃至是也,吾身已矣,不可更误吾女也。’遂命诸女入学堂学书。。。”元旦贺岁·感悟学问----倡导女子宜进学堂读书

        该课文以插图形式讲述郑家有两个儿子在外面做生意,寄给家里的紧急信件,其母亲目不识丁,打开家书,不知书中内容,急忙派人找远房亲戚帮助阅读,由于路途遥远,郑母焦急等待而感叹道,这都是自己没有读书造成的困惑。于是便让家中的女子入学读书,以免再次遭受困难。元旦贺岁·感悟学问----倡导女子宜进学堂读书

        清末出版的初等小学修身课本同样以顺口溜形式,编写读书的好处和文盲的危害。如:“尔女子,宜读书。不读书,怎识字;不读书,怎明理;不读书,怎教子;不读书,是蠢材。。。”倡导女子读书明理,教育子女知识是安身立命的法宝。只有走进学堂才可以受到良好的学习教育,才可以知书达理,遇事随机应变,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因此,当时在大城市的女子入学读书之风气渐浓。远离城市的乡村女子仍然进入学堂求学者稀少。元旦贺岁·感悟学问----倡导女子宜进学堂读书

        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女子教育杂志开篇就是“社论”,题目是“女子教育之研究”。内容为:“中国女学开办已有多年,然除少数通商口岸以及大都会外,女子之无学亦如满清之季。或且退让为财资困难,或对于学务取消。。。有萧索之象也。。。。。”文章分析了女学推广不开的原因,仍然呼吁有志之士们加强对女学的普及推广,使适龄女子同样接受科学教育。元旦贺岁·感悟学问----倡导女子宜进学堂读书

        梁启超对女子教育思想提出“妇学实天下存亡强弱之大原也”,将兴女学的意义由家庭延展至家族:“上可相夫,下可教子。。。”在此形势感化之下,各地女子学校如雨后春笋一般兴办。如南阳女子中学于1926年,由民国首任南阳知府、教育先驱杨鹤汀,著名甲骨文专家、史学家董作宾,著名教育家张嘉谋共同创办,为社会培养大批女子人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