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捧茶敬客真诚热情----老课本记述待客之道从小培养

(2024-12-16 19:30:22)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待客之道

陪客之礼

礼仪文化

分类: 教育史料
        捧茶敬客•真诚热情----
  老课本记述待客之道从小培养
        待客之道是我国传统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家,传统待客之礼源远流长。在传统社会中,待客之礼不仅体现了主人的良好修养和优秀品德,更是一种社交规范和高尚文化传承。历代皆重视待人接物,走亲访友等为人处世之道之礼俗。捧茶敬客真诚热情----老课本记述待客之道从小培养

        现通过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版的初等小学春季国文课本中有关少年儿童接待客人时注意的礼仪事项,感受我国礼仪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传统魅力。捧茶敬客真诚热情----老课本记述待客之道从小培养

 
        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版初等小学春季国文课本第二册第四十五课,课文题目是“待客”。课文内容为:“大门开,两客来,一老一少。我问客姓,客问我名。请客入,坐室中。我立几侧,捧茶敬客。”课文以白话文记述,语言精炼,言辞雅致。课文记述有客人到课文中第一人称“我”的家来访,其父母不在家,经过客人敲门,打开大门,迎接两位客人进入室内。两位客人一老一少,皆穿戴整齐,头戴礼帽。“我”先问来访客人来意,并询问其姓,以便好称呼;客人问“我”叫什么名,一一答复,便于交流。由于文中少年的父母不在家,少年礼让两位客人坐着室内,泡茶招待。客人长者左上座,少者坐陪座,少年站在陪座一旁,捧茶敬客,呈现出一幅宾主祥和的景象。课文下方配以插图,画图采用写实技法,勾画出小小少年礼仪有度的接待客人。画图中的两位客人坐姿雅致,风度不俗,两位客人所戴礼帽皆挂在室内陪座一方的帽架上。少年正双手捧托盘,托盘上放一杯茶水送到客人面前。捧茶敬客真诚热情----老课本记述待客之道从小培养

        生活中,远方客人来访,自然要以优质菜肴招待,还要留客人多住几日,邀请客人观赏本地自然景象,享受风景之乐趣,让客人赏心悦目,游娱皆舒。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上世纪二十年代出版的初等小学国文第二册第二十八课、课文题目是“陪客”一文,解读远方客人来访的礼遇。课文内容为:“座上客,远方来。父陪客,食午饭。饭后出门,与客闲眺。前有青山,旁有流水。”课文语言简洁明快,易于理解。课文配有插图,画图中勾画出远方客人来访,主人以最后饭菜招待。画图中的客人坐在主位,男主人坐在陪座之位陪客,其他家人则不能坐宴席。画图中宾主坐姿端庄,饮食有度,把招待客人的礼俗描绘酣畅淋漓。课文接着介绍,饭后主人邀请客人到外边散步赏景,续叙情谊。捧茶敬客真诚热情----老课本记述待客之道从小培养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中华礼仪文明源远流长,其中待客之道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待客之道的核心在于真诚与热情,让客人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尊重,如同春风拂面,暖人心田。一杯热茶、一句问候,细节之处彰显待客的真心。课文中的“我”捧出一杯热茶、一句问候,细微之处彰显待客之道,让客人心生暖意,笑容可掬。既是在等待少年父母回来的时间也不觉得长。客人来访,佳肴招待,并陪同赏景;客人要走,再三挽留,主人还要要送到大门外,看着客人远去的背影,自己再返回。
        待客之道不仅能够体现主人的热情好客,还能让客人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尊重。以诚待人,面带微笑,以心换心,让每一位来访的客人都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尊重,体验中华民族待客礼仪的博大精深和文化魅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