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甲骨大家·彦堂至尊----一代文化巨擘董作宾和“甲骨学”

(2024-11-13 19:52:48)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南阳文献

董作宾

甲骨大家

甲骨学

分类: 南阳建设文献
         甲骨大家·彦堂至尊----
一代文化巨擘董作宾和“甲骨学”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农历三月二十日,一个新生命在河南省南阳市长春街一小店主家庭呱呱而生。他就是后来成为从杂货店里走出文化巨擘、甲骨学大师董作宾。时隔四年,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秋天,远在北京城的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因得疟疾病,太医诊治开了一张处方中有一味药是“龙骨”。王懿荣无意间发现上面刻有非常古朴的文字,对金石学造诣颇深的王懿荣经过认真研究,初步断定这些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商代的文字。自此,举世闻名的甲骨文因偶然的机会重见天日,王懿荣也因此被誉为“甲骨文之父”。甲骨大家·彦堂至尊----一代文化巨擘董作宾和“甲骨学”

  
      机缘往往非常巧合。少年时代的董作宾博览《四书》、《五经》及诸子百家学说,课余时常到旁边刻字店里玩,并细心地观察各种雕刻技法,琢磨刻字的章法与要领,他对古文字和篆刻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宣统二年(1910年),他入元宗高小学习。1915年春,在著名教育家张嘉谋先生的提携下,董作宾考取县办师范学校。1917年春,董作宾跟随张嘉谋去开封,在张家管书房兼办家务。后经张嘉谋先生的指导和引荐考入开封育才馆读书,初步接触到甲骨文,从此他便与甲骨文结缘并产生浓厚兴趣,开始研究考古学和古文字学,成就了一代文化巨擘、甲骨学大师。甲骨大家·彦堂至尊----一代文化巨擘董作宾和“甲骨学”

       1899年殷墟甲骨被发现,这是我国近代史料的“四大发现”之一。甲骨文,是我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商朝时期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遵循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2017年11月24日,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大家·彦堂至尊----一代文化巨擘董作宾和“甲骨学”

       董作宾,字彦堂,又作雁堂,号平庐,是从南阳走出的甲骨文学大家,他主持了第一次殷墟科学发掘,成为我国考古学主要奠基者之一。他的著作《甲骨文断代研究例》《殷历谱》等,凿破鸿蒙使散乱的甲骨连缀起殷商史。董作宾及学者们始终守护和传承着甲骨文研究,终于使这门古老的“新”学问 延续下来。  除了考古学外,董作宾对甲骨文的研究有卓然贡献,并显赫于国际,学界把他与罗振玉(雪堂)、王国维(观堂)及郭沫若(鼎堂)合称“甲骨四堂”。他对甲骨学与殷商史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包含大龟四版与贞人的发现;十个断代标准的提出;殷历的建构,著有《殷历谱》;甲骨文字的考释与解读;殷代地理的推测及制度的研究等。通过比较埃及文字,他证明甲骨文不是造字的开始,而有更遥远的源头,开拓了古代文化研究的另一途径。甲骨大家·彦堂至尊----一代文化巨擘董作宾和“甲骨学”

        董作宾先生于1963年11月23日逝世。一个多月后在印举行的第26届东方学会年会上,德汉学家福安柯(franke)提议,为在甲骨文研究方面卓有成就的董作宾默哀一分钟。这一提议得到与会学者的一致响应。于是,会场气氛庄严肃穆,人们以沉痛的心情悼念这位闻名世界的甲骨学大师。
        日月如梭,时光荏苒,不知不觉到了1995年,正是董作宾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南阳文化界首先倡议并举办“董作宾先生百年诞辰暨文字学学术研讨会”。邀请世界各地著名甲骨文学专家学者来南阳参加研讨交流。会议自1995年9月7日开始至10日结束,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董作宾的甲骨文学研究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取得了圆满成绩,受到了国内外有关学者的好评。甲骨大家·彦堂至尊----一代文化巨擘董作宾和“甲骨学”

        董作宾故居位于南阳市工农路老街中段路西,董作宾祖籍怀庆府温县,其父董士魁年轻时来到南阳经商,买下这处院子开了个杂货店,结婚生子定居下来,南阳厚重的文化底蕴,浸润着少年董作宾。十一二岁时,董作宾迷上了篆刻,经常到杂货店对面的刻字店讨学刻字技法,借阅《篆字汇》。十四岁时,董作宾刻章已小有名堂,支起摊位每个字收四个铜板,补贴家用。天资聪颖、好学勤奋的董作宾引起了著名教育家张嘉谋的注意,他将董作宾带到开封、北京等地学习工作,并将其引荐给著名古史专家、北大教授、唐河人徐旭生。徐旭生推荐董作宾到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作旁听生,之后被录取为研究生,1924年毕业。此后,董作宾先后任福建协和大学国文系教授、中山大学副教授,并与著名学者傅斯年等人相识切磋古文字。1928年董作宾因母病重回到南阳,任省立南阳中学国文教师。这年秋天,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董作宾被聘为编辑员,主持了第一次安阳小屯殷墟发掘工作。由此开始,董作宾把一生献给了“甲骨学”,并成长为闻名海内外的学者。甲骨大家·彦堂至尊----一代文化巨擘董作宾和“甲骨学”

         时光到了2016年,南阳决定对董作宾斑驳破败的故居庭院进行落架大修,以此彰显其对中华文化所做出贡献,并传承发扬好古老的文字学,增强南阳文化的厚重底蕴。董作宾故居严格按照“修旧如旧,恢复原状”的原则进行维修,对有安全隐患的墙体局部或整体拆砌恢复,对破损严重的屋面全面维修,对柱梁结构改变的按原有结构进行恢复。修复后的董作宾故居恢复清末民初时期青砖蓝瓦的历史风貌,留住南阳文化地标。甲骨大家·彦堂至尊----一代文化巨擘董作宾和“甲骨学”

         董作宾主要成就甲骨文,一生的学术论文约200余篇,内容除甲骨学外,还涉及商代历史的诸多方面。20世纪60年代,世界书局和艺术印书馆出版有《董作宾学术论著》和《平庐文存》;70年代,艺文印书馆又出版有《董作宾先生全集》分甲、乙编,凡12册。此外,董作宾还是著名的甲骨文书法家,许多海内外学者以珍藏他的高古甲骨文手迹为骄傲。甲骨大家·彦堂至尊----一代文化巨擘董作宾和“甲骨学”

  2019年距1899年发现甲骨文整整120周年。安阳将于2019年10月18日至20日举办“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将有来自美、加、俄、韩、日以及港澳台地区的专家、学者约200人参加。研讨会重点讨论甲骨文研究的未来走向,积极探讨“大数据、云平台支持下的甲骨文字考释研究”,力求在方法论上有新的突破,更好地与现代社会接轨,推动甲骨文研究进入新阶段。甲骨大家·彦堂至尊----一代文化巨擘董作宾和“甲骨学”

        甲骨文被发现是我国古文明的见证,让我们再次感恩为研究古典文字的先辈们为中华传统文化所作出的贡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