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言慎行•自信荣誉----
老课本记述佩戴校徽的往事
校徽是学校徽章的简称,是学校形象和历史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的标志之一。一个设计精美,文化内涵丰厚的校徽,不但是一件艺术品,更是历代毕业生留存纪念的美好载体。学生佩戴校徽,在无形中增加了纪律的约束,规范学生的行为,同时也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体现出学校的特征,让人铭刻心间。现从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老课本中有关校徽的课文,记忆那时学生尊重校徽的美好情怀。
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初级小学修身课本第五册、第一课课文题目就是“校徽”。课文内容为:章校长说:“校徽是学校的标记,好像国家的国旗一样。我们佩戴在身上,不但是证明我们的身份;而且我们个人在校外行为的好坏,直接间接都能影响学校的名誉。我们要尊重校徽,就要谨慎我们的行为。”课后留下“想”和“做”问题。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要尊重校徽呢?做一做,就是要做到尊重校徽。课文左上刻画出一名青春阳光,率真聪慧的小学生用手指着胸前佩戴的校徽介绍自己的学校。
课文采用白话文形式记述,以章校长讲述校徽犹如国家国旗一样重要,并且要尊重爱护校徽,规范学生的品质言行,起到修身责己,提升学校美誉度,树立学校良好形象。课文附注课后作业,重点加强学生对校徽的充分认识,尊重校徽,遵守校纪,保证做到这些基本要求。这也是对学生的基本道德品质提升起到再约束、再强调作用。因此,课文选编者以第一课作为重点而编入课本。
同样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国文课本第三册,第一课课文题目是“尊重校徽”。课文内容为:开学以后,每个同学都由校中发给一个校徽。国华问陈老师说:“校徽有什么用?”陈老师说:“校徽是学校的标识,好像国旗是国家的标志一样。我们要爱护国家,就要尊敬国旗;我们要爱护学校,就要尊重校徽。”课文记述新学年开学,学校颁发校徽。课文以学生国华问,章校长答形式讲述校徽重要意义。课文使用两个页面记述。第一个页面以大字“我尊重校徽”来提醒小学生要爱护尊重学校,就必须尊重校徽。课文第二个页面下面配有两幅插图。第一幅刻画出开学之后,老师发给学生校徽的场面;第二幅勾画出小学生已经佩戴上校徽,并指着校徽充满自豪感,介绍自己的学校和校徽所隐含的文化内涵。课文左上方画出一个圆圈,让学生自己将学校校徽画到里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加深记忆。
文献记载:清末,随着西学东进影响,学堂取得私塾,各级各类学校如雨后春笋办兴办起来。各类学校设计制作各种各样的校徽为学生佩戴,不断提高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约束规范学生校外言行举止。校徽一般分为:大学校徽(也称为高校校徽)、高中校徽、初中校徽、小学校徽等。校徽形状分为长条形,椭圆形,圆形,盾形,其中以圆形最多,长条形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比较流行。校徽通过图案、文字来介绍学校的性质和学科,以及学校悠久历史、文化内涵。校徽在老一代知识分子心中,包含着自豪、荣耀,还有对母校的归属之情。自2000年以来,佩戴校徽淡出校园,但学校的标志logo设计图案成为新的标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