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智者富贵·愚者贤良----古人这样劝人接受读书教育

(2024-10-27 19:31:02)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勤奋读书

知书达理

富贵贤良

分类: 教育史料
          智者富贵·愚者贤良----
   古人这样劝人接受读书教育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是古人读书的功利追求。“知识改变命运”是当今教育实践的至理名言。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的好处自古至今都言述不尽。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我国古人云“人生惟有读书好”,“天下第壹等好事还是读书”。古人用一个“好”字将读书的目的意义很委婉的悟道解释的清清楚楚。这个蕴含着简约又厚重,含蓄又直率的质朴道理,可以说是既有功利思想,又有责任担当。智者富贵·愚者贤良----古人这样劝人接受读书教育

         聪明之人通过读书理德更贤明,富贵等身。愚钝之人经过教育读书培养,生活之中亦是知书达理好人。那么古人是怎样劝人要勤苦读书呢?现通过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的有关前人教育后人勤奋读书的文献,领略古人读书教育的智慧人生。智者富贵·愚者贤良----古人这样劝人接受读书教育

         清末出版的初等小学修身课本第八册、第十课课文题目是“教育”。课文内容为:人之出生,愚昧无知。及其渐长,知识能力始渐充足者,教育之功也。境遇有贫富,性质有愚贤。所受教育之分量,势不能齐等。惟教育初步,程度至浅。既名之曰:“人既有学为人之道,最初之教育,亦仅学为人而已。”课文采用传统自右至左、自上而下阅读习惯印制,语言文白相间,易于理解。课文论述人出生后,再没有接受教育之前,都愚昧无知。随着年月增长,所接触的事理和父母长辈的言传身教,知识和能力不断提高。只不过有些人出自富有之家,接受教育条件优等;有些人出生贫穷之室,少有教育或没有读书;有些人天生聪明,有些人稍有愚笨,因此,接受教育后获得的能力成就不同。其实人生只要通过教育懂理明智,做个好人就足矣。课文内容质朴中透出大道理。课文断句以右下虚实小圆点标注,也有学堂先生的红笔圈划,便于小学生阅读理解。智者富贵·愚者贤良----古人这样劝人接受读书教育

        《朱子家训》提出:“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谆谆告诫民众,子孙即使愚笨,教育也是不容怠慢的。 读书对后代的意义就是磨练子孙的修养,把做人做好,才能把家管好,小家能管得好,才能把大家去管好,小到家庭,大到国家,都需要一个人品道德良好,而后人品质的培养和提高,便是通过饱读圣贤书。培根在《读书论》中所写:“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智者富贵·愚者贤良----古人这样劝人接受读书教育

        “贫者因书富贵,愚者得书贤良。”古人读书大部分是为了仕途,追求功名利禄。科举入仕,是天下学子们的梦想。“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上世纪二十年代出版的“奉劝读书”第三篇,以六字句语言格式,把读书的好处描写得酣畅淋漓。语言简洁质朴,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特别适合乡村蒙童教育。课文内容为“奉劝乡里贤良,有子早送学堂。幼读孝经小学,常习礼仪文章。志气年登十五,见识礼仪高强。出入州府县道,谁人不敬儿郎。卖金买书勤读,终身高坐琴堂。长大愚顽癡蠢,肩头路做抬扛。有男不能教训,不如养活猪羊。道理法律不识,何殊木刻泥装。一字胜如金宝,书中自有千庄。命运一朝通达,选如天子朝堂。但看公侯宰相,为官忠直贤良。。。。。。”智者富贵·愚者贤良----古人这样劝人接受读书教育

        该文章以劝解形式教育少年儿郎不要顽皮虚度光阴,要早读书,勤奋刻苦学知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科举考中,无上光荣。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宋真宗赵恒亲作的《励学篇》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车马多如簇。。。”鼓舞着天下士子,激励着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的远大志向。 宋代汪洙撰《神童诗》一卷,其诗体皆为格律工整的五言绝句,文字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是适合少年读书励志的范本。其开篇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智者富贵·愚者贤良----古人这样劝人接受读书教育

       古人读书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渴望求知,读书明理明志。儒家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中兴名臣曾国藩在家书中也谈到了读书的好处:“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进德就是指好好做人,修业就是指好好做事,把做人做事都处理好,人生也就水到渠成了。所以说,读书对于“修身立业”具有重要意义,是“内圣外王”的法宝。智者富贵·愚者贤良----古人这样劝人接受读书教育

    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富者因书贵,愚者得书贤。读书不仅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更是形成健康文明风尚的重要方式。一个人如果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生都会受益无穷;一座城市如果形成阅读的风尚,就会充满活力和创造力;一个民族具有热爱阅读的追求与渴望,这个民族就会充满智慧和希望。所以我们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以阅读增长知识、丰富心灵,在阅读中淬炼品格、修养身心,让浓郁的书香陶冶我们的情操,提升我们的气质,促进社会的文明发展进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