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商圣”范蠡的处世之道----辅政以忠富好行德

(2024-09-27 19:39:02)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商圣范蠡

忠君

顷利

分类: 南阳民俗
“商圣”范蠡的处世之道----
       辅政以忠•富好行德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曾任越国大夫等职。主要功绩的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兴越灭吴后弃政从商,善经营富甲一方,人称“陶朱公”。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济贫民。范蠡一生淡泊名利,忠君爱国,善于经营,大义轻利,利归天下,明智保身,后世尊之为财神、商圣、商祖。“商圣”范蠡的处世之道----辅政以忠富好行德

        范大夫博学多才,足智多谋的处世之道被历代传颂褒扬。现从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的有关范蠡老课本等文献,解读“商圣”范蠡“范大夫”的故事人生。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等小学国语课文第五十课题目是“范大夫”。课文采用传统自右至左、自上而下的阅读习惯印制。课文以两个页面并配有插图教学。插图以传统中国画以实写意技法,刻画出范大夫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泛一叶扁舟西出姑苏,于五湖之中,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的生动画面。课文内容以非常简练、浅显易懂的文字记述范大夫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卓越的道德品质。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学习和感悟 。该篇课文内容为:

“商圣”范蠡的处世之道----辅政以忠富好行德

         范大夫是越国的忠臣。当越国打败仗,越王被吴国活捉了去。。。他想尽了方法,把越王弄回国来,再帮助越王整顿国政,没有多少时候越国就成了一个很富强的国家。。。。范大夫功劳虽大,但他最想得明白。吴国灭掉之后,他就丢掉大官不做,坐了一只船出游去了。有人说范大夫后来又会生财。他喜欢养鸡,养猪,养羊,养马,养牛。他一面兴实业,一面做生意,过不了几年,就成了一个富翁。但他又不愿做富翁,他把所有的钱财都分给穷苦的人。他前后发了三回财,都散尽给人家用。他很明白,钱这个东西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贪多何意?
         该篇课文共分两段。第一段重点介绍范蠡范大夫作为一名忠臣,以良策巧计兴越灭吴的故事;范蠡做为越国大夫,由于当时越国被吴国战败,随勾践入吴为人质三年。归国后“卧薪尝胆”帮助勾践训练卒队,主修大城,谋划复兴大计。他处事冷静,善于审时度势,把握时机,体现了杰出政治家的才能。也是雪耻复国,反败搏胜的头等功臣。《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在对吴国之战中,范蠡很重视本国生产的发展,还对吴国发动了“粮食战”。强则戒骄逸,处安有备;弱则暗图强,待机而动;用兵善乘虚蹈隙,出奇制胜。为后世称道并沿用。范蠡在具体之战指挥中,所运用的谋略十分灵活多变。他提出了富国强民的战备观,就是必须搞好战备物资,然而战备问题牵扯到方方面面,首先要发展生产,越国在范蠡和文种的主持下,颁布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措施,富国强民。在范大夫的辅佐下,越国不但雪了国耻,并且把吴国灭掉了。“商圣”范蠡的处世之道----辅政以忠富好行德

        第二段着重讲述范大夫功成名就后,急流勇退,泛舟西湖,三次隐居,商业奇才,富甲一方,三散家财济贫民的故事。公元前468年,越王实现霸业,范蠡即泛舟五湖。范蠡辗转来到齐国,变姓名为鸱夷子皮,在海边结庐而居。尽力耕作,兼营副业(捕渔、晒盐),很快积累了数千万家产。范蠡仗义疏财,施善乡梓,他的贤明能干被齐人赏识,齐王把他请进国都临淄,拜为主持政务的相国。他喟然感叹:“居官致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布衣来讲,已经到了极点。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三年后,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齐王归还了相印,散尽家财给知交和老乡。一身布衣,范蠡第三次迁徙至宋国陶邑,在这个居于“天下之中”的宋国最佳经商之地,持计然之术(根据时节、气候、民情、风俗等,人弃我取、人取我予,顺其自然、待机而动)以治产,很快经商积资又成巨富。
“商圣”范蠡的处世之道----辅政以忠富好行德

        范蠡堪称历史上弃政从商的鼻祖,同时也是开创个人致富记录的典范。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版高等学校常识课本中,记述《陶朱公理财十六则》,其内容包括: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价格要订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货物要整理,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出纳要谨慎,切勿大意,大意则错漏多。临事要尽责,切勿放任,放任则受害大。用度要节俭,切勿奢侈,奢侈则钱财竭。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机会失。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优劣要分清,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用人要方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货物要面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质价低。钱账要清楚,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窦生。主心要镇定,切勿妄作,妄作则误事多。工作要细心,切勿粗糙,粗糙则出劣品。说话要规矩,切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这十六则内容,有必为和不为之举;有重行和轻行之道。这就是范蠡为人处世的成功之道。“商圣”范蠡的处世之道----辅政以忠富好行德

        据史书记载,在他从商的十九年中,几次积攒了数以千计的财富。“天下言富者,皆称陶朱公”,达到了富可敌国的程度,为当时天下首富。该篇课文称“他前后发了三回财,都散尽给人家用。”他曾经“三致千金”,三次散尽家财,又三次重新发家。司马迁曾评论他是“富好行德”。他富裕之后,没有象其他有钱人那样购田地,建城堡,而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当周围的民众遇到灾害的时候,他就把自己的钱财拿出来布施。该课文赞誉范大夫的质朴思想,即,钱这个东西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贪多何意?“商圣”范蠡的处世之道----辅政以忠富好行德

        越国大夫范蠡因为善于聚财致富而又乐于施财济众,所以被世人奉为财神建庙奉祀。南阳市宛城区范蠡村为春秋越国大夫范蠡的故里,现建有范蠡祠以纪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