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海望岁丰家家获新稻----古人是这样传授稻米知识

(2024-07-12 20:31:18)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水稻种植

收获喜悦

老课本

分类: 教育史料
    四海望岁丰•家家获新稻----
    古人是这样传授稻米知识
        我国是农业文明古国,男耕女织是主要劳动方式,农业种植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民以食为天”, 粮食作为民众生活的基本保障,历朝历代皆定为发展的基石。传统种植结构逐步形成北方地区以种植粟、黍为主,而南方则以水稻为主。水稻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大禹时期就已开始种植水稻。宋元时期,稻麦轮作逐渐形成,双季稻开始推广。明代以后,水稻种植更加普及,民间素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说。四海望岁丰家家获新稻----古人是这样传授稻米知识

        稻花香里说丰年。面对新稻喜获丰收,农家自然喜乐不尽,起早贪晚收获稻谷。稻谷除了在育秧苗以及插秧、管理环节的辛勤劳作外,收获是最主要的阶段。古人是如何教育蒙童少年熟知稻子生长各个环节的知识?现通过皇粮国税博物馆藏历代教科书中有关知识,感知每一粒稻米皆辛苦的历程。四海望岁丰家家获新稻----古人是这样传授稻米知识

        清末出版初等小学第四册第二十四课,课文题目是“稻”。课文内容为:“稻,五谷之中美者也!春种而秋获。种稻之法,浸种子於水中,令发芽。。。。。。”课文采用传统自右至左,自上而下传统阅读习惯石印而成。语言以文言文记述,断句采用小圆点标注。课文配有插图,画图以写实手法勾画出一株成熟的稻谷,其穗长,籽粒饱满,硕果累累。课文首先阐明稻谷是五谷之中最美的粮食作物。春种秋收,种植时将选好的种子浸泡在水中,浸泡时间根据种子类型和温度而定, 浸泡过程中需要定期更换清水,保持水温与室温相似。浸种后,种子需要适当的保湿条件以继续催芽过程。育秧,移栽插秧等等过程。四海望岁丰家家获新稻----古人是这样传授稻米知识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一首诗歌描绘出插秧时的场景。同样是清末出版初等小学第三册第三十课,课文题目是“插秧”。课文内容为:“大雨如注,田水骤满。既晴,数农夫戴草笠,入田插秧。秧针出水,长二三寸,分列成行。”课文以插图形式,讲述春天的雨水很大,像往下灌似的,田里的水急速变了,天气变晴,几个农民带着草帽,到田里去插秧。秧苗的尖尖露出水面,长有两三寸。分列成一行一行。画图中的农夫头戴斗笠,俯身倒退插秧。插秧的辛苦只有农家有深刻体会。四海望岁丰家家获新稻----古人是这样传授稻米知识

        四海望岁丰,家家获新稻。春种秋收,收获新稻的喜悦写在每个农人的脸上,虽劳累亦欢喜。清末出版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第四册第二十三课,课文题目是“获稻”。课文内容为:新稻初熟,农人皆出收获。稻端结实,其名曰“穗”。于场中,穗上谷落,余者为稻草,可以做薪。砻谷去谷,即为糙米。入臼杵之,其色白如珍珠,味香甜。课文以图文并茂形式讲述将稻谷割下来送到打谷场晾晒一段时间,让其干燥透彻。晾晒可以用竹垫、石子等铺在平坦的场地上,然后将稻谷摊开晾晒。或将成熟的稻穗打成捆,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存放。干燥后进行脱粒。可以手动将稻穗按顺序摆放在木板上再用棍子敲打稻穗,也可以用打谷机进行脱粒。打谷机的脱粒效果更快更好,但操作要小心,不能将其他杂质与稻谷一起脱落。课文记述砻谷去壳的过程。砻谷是稻谷加工的第一道工序,主要目的是去除稻谷的谷壳,保留稻谷的果皮、种皮、外胚乳、糊粉层、胚乳和胚等部分,从而得到糙米。糙米相对于精白米,保留了更多的营养物质。过筛是为了进一步分离谷壳和糙米,而碓米则是通过舂米的工具去掉糙米的表皮,使米变得更白。古人发明了许多加工粮食的工具。石棒和石磨、还有杵和臼等工具,可以去壳并磨成面粉。四海望岁丰家家获新稻----古人是这样传授稻米知识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珍惜粮食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这一美德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中,体现了对劳动成果的尊重和对资源的珍视。从古至今,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的理念一直被广泛倡导和践行。朱子治家格言有“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句话深刻表达了粮食从播种到收获的过程中农民的辛勤劳动和资源的宝贵。该课文记述种植水稻和收获加工稻米的艰辛历程,旨在培养人们的节约意识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