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曹冲称象”解读杆秤过往之事

(2024-05-21 21:31:40)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杆秤

曹冲称象

算术

分类: 教育史料
       从“曹冲称象”解读杆秤过往之事
        曹冲称象的故事是我国古代经典智慧故事,选自西晋陈寿撰《三国志•魏书•曹冲传》。该故事叙述了曹冲称象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赞扬了曹冲的聪明才智。实际上,聪明的曹冲所用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就是用许多石头代替大象,在船舷上刻划记号,让大象与石头产生等量的效果,再一次一次称出石头的重量,使“大”转化为“小”,分而称重得到圆满的解决,取代没有大秤这一难题。曹冲称象的故事多次选入少年智慧书籍,以及历代教科书。从“曹冲称象”解读杆秤过往之事

        现从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的清末民初教科书中有关衡器教育内容,感受那时对少年儿童进行度量衡教育的重要意义。从“曹冲称象”解读杆秤过往之事

        清末初等小学堂国文课本第七册,第十五课课文题目是“少慧”。课文内容为: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时曹操得巨像,预知其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得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大悦,即施行焉。课文采用传统自右至左、自上而下阅读习惯石印印制。课文语言以文言文形式记述,言语简练,易于理解,课文断句以小圆点标注。课文下面配有插图直观讲述,插图以实写意形式勾画出曹操采用儿子曹冲称重方法,坐在河岸边观看。曹冲叫人把象牵到船上,等船身稳定了,在船舷上齐水面的地方,刻了一条道道。再叫人把象牵到岸上来,把大大小小的石头,一块一块地往船上装,船身就一点儿一点儿往下沉。等船身沉到刚才刻的那条道道和水面一样齐了,曹冲就叫人停止装石头。只要把船里的石头都称一下,把重量加起来,就知道象有多重了。从“曹冲称象”解读杆秤过往之事

        文献记载,曹冲 (196年—208年),字仓舒,谥号邓哀王,东汉末年沛国谯 (今安徽亳州市)人。是曹操的儿子,由曹操的小妾环夫人所生。曹冲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想出称象的办法比官员强,比官员妙,这实在难能可贵。曹冲称象的故事,因此广为流传。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值得历代蒙童少年认真借鉴。 
        秤,是衡量轻重的器具,利用杠杆原理制成。秤的发明是商品贸易的产物。战国时已有不等臂衡器。曹冲称象在当时要用的大秤限于条件,不能做。即便做成,也无法提起。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实现大一统,并颁发了统一的“度量衡”诏令,由官府监制成套的标准器,发到全国各地。这一时期的度量衡制度为后续的封建社会所沿用,形成了我国计量科学独特的体系。宋朝刘承珪发明并制造了戥子秤,专门用来称量金、银、贵重药品和香料的精密衡器。其用料考究、做工精细、技艺独特,它的最大单位是两,精度可以达到0.2mg,体现了我国古代在精密测量领域的智慧和技艺。从“曹冲称象”解读杆秤过往之事

        我国很早就加强对蒙童少年进行算术教育。自古以来,数学就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天文、水利、建筑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数学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当时的“六艺”教育中就包含了“数”。这种早期的数学教育为后来的数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如清末初等小学堂国文教科书第二册第三课就是“算学”。课文以蒙童少年第一人称介绍,入学堂,学算法,有笔算,有珠算,先学加减,再学乘除。从“曹冲称象”解读杆秤过往之事

        清末出版的初等小学堂国文教科书第三册第三十课课文题目是“称物”。课文内容为,称物之轻重,则用秤。秤之用法,十厘为一分;十分为一钱;十钱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秦朝斤两采用十六进位制。关于秦朝制定斤两的十六进位制,还有个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负责制定度量衡标准的是丞相李斯。李斯很顺利地制定了钱币、长度等方面的标准,但在重量方面没了主意,他实在想不出到底要把多少两定为一斤才比较好,于是向秦始皇请示。秦始皇写下了四个字的批示:“天下公平”(秦始皇统一后用小篆),算是给出了制定的标准,但并没有确切的数目。李斯为了避免以后在实行中出问题而遭到罪责,决定把这四个字的笔画数作为标准,于是定出了一斤等于十六两。谁知这一标准在此后两千多年一直被沿用。此传说应出近代人之手。从“曹冲称象”解读杆秤过往之事

         有关十六两为一斤和十六两秤的传说有很多。又有传说说木杆秤是鲁班运用杠杆原理发明的,再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定为13两一斤,添加“福禄寿”三星,改成16 两一斤。民间常常以半斤八两形容两人或两物相差不多。按照秦朝制定斤两是十六进位制,因此,半斤和八两是相等的了。古人以天上的星星做秤杆上的星花,是为了警示生意人诚实守信,不能昧着良心缺斤短两。做生意的人倘若昧着良心缺斤短两,就会受到天星的惩罚。少给顾客一两,“福星”就会减少生意人的福气;减少二两,“禄星”就会减少他的财禄;减少三两,“寿星”就会减少他的寿命。从“曹冲称象”解读杆秤过往之事

        天地间有杆秤,人们不断赋予秤的文化内涵,公平公正的象征,天地良心的标尺,每一笔贸易就在秤砣与秤盘的此起彼伏间完成。 随着时代发展,杆秤退出我们的日常生活,而电子秤的普及,则标志着杆秤将退出历史的舞台,成为民族记忆的衡量符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