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危不惧•琴声自若----
在京剧《空城计》中感受孔明的智慧与勇气
《空城计》又名《抚琴退兵》,是京剧传统经典剧目,取材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该剧目在剧情上通常前接《失街亭》,后接《斩马谡》,合成《失空斩》。剧目通过描绘诸葛亮在战争时的机智和勇气,展现了诸葛先生的人格魅力。该剧目讲述了马谡违背诸葛亮的策略,失了街亭之后,司马懿带领大兵来攻打诸葛亮驻扎的西城。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兵将,只得以空城为计,大开城门故弄玄虚。司马懿到了一看,唯恐内有埋伏,因而撤兵离去的故事。
现从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版平剧经典节目《空城计》戏词中,感受诸葛孔明的智慧与勇气。该剧目以自右至左、自上而下的传统阅读习惯铅印,课文使用文白相间语言及唱词。剧目分剧情简介、登场人物、唱词道白等等。登场人物中,诸葛亮系老生,赵云、马岱、王平系武生,马谡系武净,司马懿系净生,张郃系武净,司马昭系武净,二老军系小丑。开篇就是赵云、马岱、王平、马谡上场道白。分别道白为:忆昔当年挂铁衣(赵云),万马军中无人敌(马岱)。赤胆忠心扶社稷(王平),协力同心保华裔(马谡)。引出孔明出场,诸葛先生念白:“羽扇纶巾,四轮车,快似风云,阴阳反掌定乾坤。”孔明唱:“想起当年在卧龙,万里乾坤掌握中。扫灭狼烟归汉统方显男儿大英雄。老夫复姓诸葛明,名亮,字孔明,道号卧龙。先帝托孤以来,扫荡中原,扭转汉室。闻得司马懿兵出祁山,定然夺取街亭。我想街亭乃了汉中咽喉之地,必须派一能将前去防守。哪位将军带领人马镇守街亭,甘当此任?”
该剧目讲述,街亭是由魏入蜀地咽喉要地。孔明出兵攻魏,司马懿统领魏军兵至祁山防御,诸葛亮料定魏军必夺汉中咽喉要地街亭,选将防守。马谡请令前往,行前,诸葛亮再三嘱咐,切须慎选营地,勿有疏虞,并命王平同往相佐。马谡刚愎自用,不听王平谏言,扎营山顶,致遭魏军围攻,街亭失守。司马懿乘胜直取西城,蜀军兵将俱被调遣在外,西城空虚。仓促间,诸葛亮难以抵御,遂用空城之计,将城门大开,稳坐城楼,抚琴饮酒,镇定自若。司马懿疑有伏兵,未敢进城,率军而去。马谡贻误军机,诸葛亮为严明军纪,虽惜马谡之才,终于挥泪斩之;并以任人不当,奏明幼主,自请罪责。
《空城计》展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在大事面前,诸葛亮能够冷静分析形势,大胆运用空城计,展现出他的军事才能。一曲《我正在城楼观山景》:剧中人诸葛亮唱到:“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旌旗招展空翻影,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我也曾差人去打听,打听得司马领兵往西行。一来马谡无能少才能,二来是将帅不和才失街亭。你连得三城多侥幸,贪而无厌又夺我的西城。。。。。你到此就该把城进,为什么犹疑不定进退两难,为的是何情?左右琴童人两个,我是又无有埋伏又无有兵。你不要胡思乱想心不定,来,来,来,请上城来听我抚琴。”成为民众喜闻乐见唱词。同时,诸葛亮还能随机应变,利用琴声和城内的假象来迷惑司马懿,进一步展现了他的智慧。此外,诸葛亮在面对危机时,能够保持冷静,勇敢面对,这也是他的智慧。《空城计》也展现了诸葛亮的勇气。诸葛亮在面对司马懿大军的围困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使用空城计,展现了他的勇气。同时,诸葛亮在抚琴时,面对生死未知的情况,依然能够保持镇定。
《空城计》对京剧剧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丰富了京剧的剧目,使得京剧舞台更加丰富多彩。其次,它提高了京剧的艺术水平,使得京剧表演更加精彩。最后,它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勇气,使得京剧成为了一种文化的传承。《空城计》对对其他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民间常常以木雕花板形式铭刻诸葛孔明先生的智慧和胆略,民间把其奉为“智圣”化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