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守笃信不宿诺----卓恕千里赴期传佳话

(2024-05-06 20:35:19)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笃信

卓恕

千里赴期

分类: 教育史料
     守笃信•不宿诺----
 卓恕千里赴期传佳话
         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守承诺既是美德,也是做人的道德底线。一个人说话不算数,处处打折扣,就等于降低了自己的人格,对信誉造成无可弥补的损失。因此,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信守承诺,保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现实生活中,能做到言行一致的典范事例不胜枚举,民众加以褒扬和赞颂,并编入史册,名留青史。守笃信不宿诺----卓恕千里赴期传佳话

        三国时期,吴国人卓恕以诚信名誉天下,为其人生增添光彩。现从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清末出版初等小学修身教科书第二册第九课“守信”一文,解读卓恕为守承诺,风雨无阻赴约的故事。该课文内容为:“卓恕为人笃信,不宿诺,与人期约,虽遭暴风疾雨冰雪,无不至。”课文采用传统自右至左、自上而下阅读习惯石印印制。课文语言以文言文形式记述,言语精炼,课文断句以空格标注。课文使用一个页面文字记述,一个页面以插图形式直观讲述。插图以传统人物画技法,勾画出卓恕为人非常讲信用,说一不二。一次,他从建业回老家会稽,向诸葛恪告别,诸葛问他什么时候回来,卓恕说“某日”。到了约定之日,诸葛恪做东请客,宴席上一桌朋友都不吃不喝,为了等待卓恕的到来。客人们都以为,从会稽到建业相距千里之遥,道路之上有高山江湖阻塞,怎么能按时到来。停了一会儿,卓恕果然到了,满座的客人都惊讶不已,赶忙欢迎卓恕入席。守笃信不宿诺----卓恕千里赴期传佳话

        文献记载,卓恕,字公行,浙江上虞人,三国时吴国名士。史书中称赞他“为人笃信,言不宿诺”,卓恕为人笃实讲信义,答应办的事就立即去办。课文中的诸葛恪(203年~253年),字元逊,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孙吴大臣,侨寓士人的代表人物。大将军诸葛瑾长子,蜀汉丞相诸葛亮之侄。诸葛恪聪明伶俐,年少有才名,以神童著称,弱冠拜骑都尉。孙登被立为太子,诸葛恪官至左辅都尉,后任丹杨太守。
        该篇课文讲述卓恕诚实笃信,坚守约定的故事。如约而至,只不过是古人守信中的一条原则,然而能不忘千里之约,跨越江河,历经雷雨风雪,走过艰难险阻,卓恕做到了,因此被世人传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