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妻良母·安贫乐道---
宋代刘愚之妻徐氏怒金的故事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家文化。家庭中,丈夫有位贤德善良、知书达理的好妻子,不仅是丈夫的福分、孩子的好母亲,更是家族的荣耀。这就是民间常常颂赞的“贤妻良母”。历史上,贤妻良母式的楷模不胜枚举。历代皆树立这样的典范教化民众,以到达家庭和睦、社会融洽的良好风尚。宋朝著名学者刘愚之妻徐氏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其怒金的事迹被编入史册,选入八德.女德之《廉篇》。
现从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清末出版的初等小学修身课本第四册第五课,课文题目是“廉洁”一文,解读徐氏不贪荣华、不慕富贵,嫁给刘愚安贫乐道,见到他怀有异金就立即生疑甚至发火,怒斥为人当廉的高尚品质。课文内容为:刘愚家贫。一日,怀白金归。其妻不悦曰:“我以子为贤,而贪非义之财。”愚告以束修得也,乃已。课文采用传统自右至左、自上而下阅读习惯石印印制。课文语言以文言文形式记述,言语精炼,课文断句以虚实小圆点标注。课文配有插图,插图以传统人物画技法,勾画出刘愚回家从怀中拿出白金给妻子。其妻怒斥非正人君子,无有贤德,贪非义之财的场面。画图中,徐氏站在书案旁,书案之上摆满圣贤之书。徐氏训斥之后,得知丈夫刘愚拿回来的是学生缴的学费而怒气中消。刘愚妻子姓徐,未成年时就有高尚道德。她母亲一心想让她嫁给富家公子,徐氏哭着说:“我只求母亲能给我找个有德行的人侍奉他一辈子就好了。如果硬要我嫁到富家去,那是违背我意愿的。”后来她果然找到了一个有德之人刘愚。刘愚家里也确实很穷,家徒四壁,靠授课得资度日,却怡然自得。徐氏进刘门之后,勤俭持家,相夫教子。养育三子刘克、刘几、刘凡。长子刘克被文学家叶适称赞文才可继承陶渊明、韦应物。
文献记载,刘愚(1133年—1215年),字必明,龙游人。幼慧好学,家贫以束脩(设立私塾授课收取学费)度日。年少进太学,有声誉,受业者甚众。侍御史柴瑾、祭酒颜师鲁、博士林光朝深器重之,多次向上奏其才华。淳熙十三年(1186年)上舍考试居第一。调江陵府教授,早晚为诸生讲说,同僚相率以听,更加谦逊。与学者叶适、项安世论学不倦,常以隐居学道为乐。任期满,帅王蔺致书延聘,婉言谢绝,而贫不能归,乃任安乡县令。民欠赋税以万计,愚核实数,宽限期,民不见吏而赋自足。又遇灾荒歉收,出常平米赈贷,佐吏认为不可,愚道:“有罪不以相累。”乃以钱数千万缗,召商人籴他郡粮食以原价售给饥民,米价顿平,还积存数千石以备饥旱。所治县内有范仲淹读书地,为绘像立祠,兴办学校,发展教育。任期满,不乐仕进,辞官归,同乡丞相余端礼与愚有旧交,欲加挽留,竟不辞而去。回乡后,结庐城南,颓垣败壁,蓬蒿萧然,著书自适。《书》、《礼》、《语》、《孟》皆有解。故友门人私谥谦靖先生,后更谥靖君。《宋史》有传。
人有高尚节操德行谓之廉。做一个高尚之人应该廉直、廉明、廉能、廉静、廉洁、廉平,做到气节清高、品行峻洁,无利蔽之私。刘愚和妻徐氏就是其中楷模。妻贤夫祸少,夫廉家和睦。刘愚和妻子徐氏堪称品高德正,夫唱妇随,教子有方,世人赞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