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君子之交·忠义友情----历史上真心朋友的世间典范故事

(2023-11-25 19:33:22)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荀巨伯

吴廷举

君子之交

分类: 教育史料
          君子之交·忠义友情----
   历史上真心朋友的世间典范故事
        人生天地间,朋友心相连。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朋友,一定要志同道合,情意相投。彼此交情深厚,心心相惜。历史上伯牙子期的知音之交;管仲和鲍叔牙的管鲍之交;廉颇相如的刎颈之交;刘备、张飞和关羽的生死之交等等,皆是史上最好的朋友典范。汉桓帝时期义士荀巨伯远看友人疾,以及明朝工部尚书吴廷举悉心照顾同事罗玘的友情事迹被后人传为佳话。君子之交·忠义友情----历史上真心朋友的世间典范故事

         现从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清末初等小学堂修身教科书中有关朋友的友好交情典范故事,一起来感受古人那些令人感动和羡慕的友谊。
         清末初等小学堂最新修身教科书第八册第四课课文题目就是“朋友”。 课文采用传统自右至左、自上而下阅读习惯石印技法印制。课文语言以文言文形式记述,较为浅显,易于理解,课文断句以小圆圈标注。课文以一个页面、分上下两部分插图。插图以实写意地勾画出荀巨伯和吴廷举与朋友之间的高尚友情。君子之交·忠义友情----历史上真心朋友的世间典范故事

        荀巨伯,东汉颍州(今属河南)人,文献史料记载其生平事迹欠缺,但对友人忠心耿耿,在危难时能挺身而出,愿意用自己的生命代替友人的性命的故事载入史册,令人敬慕。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原文内容为: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该课文选自 《世说新语·德行》。《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文言志人小说集。故事讲述,汉代义士荀巨伯不远千里去探望生病的友人,却遇上了战乱。荀巨伯不肯舍朋友而去,并且愿意牺牲自己以保全友人。入侵者被感动,撤卒而去,他的义举使得全郡得以保全。由此赞扬了荀巨伯勇敢、重视友情、先人后己、舍身取义的高尚品格。君子之交·忠义友情----历史上真心朋友的世间典范故事

        该篇文章采用对话描写的方法来表现荀巨伯的义举,宁可自己被获,也要保全朋友,让自己的朋友在危急时刻离城而去,此举感人至深。文章还使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让贼一“谓”一“还”,来表现荀巨伯的义,栩栩如生。语言简洁明了,表现了荀巨伯忠于友情,不屈不挠的精神都感动了贼寇,体现了这种精神的伟大与无私。荀巨伯的忠义此举感动了入侵者,敌人相互议论说:“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这么有仁义的国家!”于是调回行伍,整个郡县都因此得到保全。作者把人物的生活常态放在特定的环境下来写,所写的生活常态是去探病友,特定环境是有敌人入侵,这样更有利于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君子之交·忠义友情----历史上真心朋友的世间典范故事

        该文第二个故事讲述明朝弘治六年(1493年),吴廷举入翰林院为编修时,同事、朋友罗玘患痢疾,而他的书童已故,身处逆境,无人侍奉。吴廷举便亲自为他煮药,并背着他数次入厕大小便。罗玘病愈以后,经常感动地对人说:“是廷举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课文内容为:吴廷举在太学,兄事罗玘,玘病痢,仆疾故,自煮药饮之。负以如厕,一昼夜数十反。玘尝语人曰:“献臣生我。”廷举好薛瑄。。。”画图中的吴廷举身背罗玘一昼夜数十次往返厕,正是作为同事、朋友患难之交的深厚友谊。君子之交·忠义友情----历史上真心朋友的世间典范故事

        文献记载,吴廷举,字献臣,号东湖。明英宗天顺三年(1459)出生于梧州凤凰山,自幼家素贫寒,生活朴素,刻苦治学,读书过目不忘,下笔顷刻立就,崇尚理学,师从当时的理学名家陈献章。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考中进士入翰林院为编修,历官成都府同知、松江知府、广东按察使司佥事、广东右参议、琼州、云南兵备副使、江西右参政、广东右布政使、右副都御史、工部及兵部右侍郎、南京工部尚书。吴廷举不置家业,言行必守信用,时被誉为楷模,也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官员。吴廷举的一生崇尚正义,刚直不阿,深受世人称道。嘉靖六年(1527)三月,逝于梧州,谥“清惠”。
        该课文作为初等蒙童少年修身教科书,旨在教育少年儿童做人和结交朋友应该讲情义,坚守信义、对友忠诚、舍生取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