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历史上儒学名家的修身治家理念

(2023-11-24 18:55:32)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儒家教育

家庭家风

修治齐平

分类: 教育史料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历史上儒学名家的修身治家理念
        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对于我国古代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二十一世纪世人仍然受益于孔子的光辉思想理论和人生智慧。历史上著名的儒学家庭深刻认识到,欲治国平天下必先从修身齐家开始。因此,古人在传统的个人修养和德行、家风和家训方面特别重视,尤其是儒家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向道、向善等理念成为各家家训的核心内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历史上儒学名家的修身治家理念

        现从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清末初等小学堂修身教科书中,解读古圣先贤们在家庭教育方面,对子女的仁慈关爱和严格要求,使其在任何时候能够择善而从,走正人生之路,实现人生抱负。
        清末初等小学堂最新修身教科书第八册第一课课文题目就是“家庭”。 课文采用传统自右至左、自上而下阅读习惯石印技法印制。课文语言以文言文形式记述,浅显易懂,课文断句以小圆圈标注。课文插图中以实写意地勾画出唐代世家大族柳公绰端坐书桌前,给子侄讲解家法家规家风家训,以及做人的道理。画图中的柳家子弟,个个精神抖擞,英俊洒脱,端坐一排聆听柳公绰的谆谆教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历史上儒学名家的修身治家理念

        该篇课文内容为:唐柳公绰,在公卿间最有家法。中门东有小斋,自非朝谒之日,每平旦辄出至小斋,诸子仲、郢等,皆束带晨省于中门之北。公绰决公私事,接宾客与弟公权及群从弟再食,自旦至暮不离小斋。烛至,则以次命子弟一人执经史,立烛前躬读一过毕,乃讲议居官治家之法,或论文或听琴,至人定钟,然后归寝,诸子复昏定于中门之北。凡二十余年,未尝一日变易。其遇饥岁,诸子皆疏食。曰:“昔吾兄弟侍先君,为丹州刺史,以学业未成,不听食肉,吾不敢忘也。姑姐妹侄有孤者,虽疏远,必为择婿,嫁之皆用刻木妆奁,缬文绢为资妆。常言必等资妆手备,何如嫁不失时。”及公绰卒,仲、郢一遵其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历史上儒学名家的修身治家理念

        课文讲述,唐代河东节度使柳公绰,在公卿之间以最有家法闻名。他的家门东边有个小书房,除了上朝的时间以外,每天早晨一起来就走到书房中去,他的儿子仲和郢等,都衣冠整齐地站在中门以北向他问早安。柳公绰无论是办理公事还是私事,迎送宾客,以及与弟公权和其他堂兄弟加餐用饭,从早到晚都不离开小书斋。傍晚掌灯时分,就依次让子弟每人捧着经史书在灯前朗读一遍,然后讲解做官和治家的方法,有时也谈论文章或听弹琴,直至夜深人静,才开始回房睡觉,儿子们又在夜色中站在中门之北向他问安。这种习惯一直坚持了二十余年,没有一天改变过。如遇上饥荒的年份,儿子都吃粗食。柳公绰说:“从前我兄长侍奉先父,身为丹州刺史,借口学业未成,而不肯吃肉,我不敢忘怀。如姑姐妹及侄女中有孤的人,即使关系疏远,也为他们选婿嫁人,都用雕花的木器做嫁妆,用带花的绢帛做嫁衣。常言说:一定要等嫁妆齐备再结婚,哪里比得上不错过出嫁的时机呢?”到柳公绰去世后,儿子柳仲、柳郢都遵照他的家法办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历史上儒学名家的修身治家理念

       文献记载,柳公绰(765年-832年5月6日),字宽,小字起之。京兆府华原县人。唐朝名臣、书法家,太子太保柳公权之兄。柳公绰为人庄重严谨,喜交豪杰。又聪敏好学,才略过人。唐德宗贞元元年(785年),他以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登第,授校书郎,补渭南县尉,历任开州刺史、侍御史、御史中丞等职。唐宪宗即位,出任鄂岳观察使,参与讨平淮西吴元济之乱。唐穆宗时拜京兆尹,迁尚书左丞。宝历元年(825年),又拜检校左仆射。唐文宗即位后,出任河东节度使,镇抚沙陀。后因年迈入朝为兵部尚书。太和六年(832年),柳公绰去世,时年六十八。获赠太子太保,谥号“元”。柳公绰作文章典雅而规范,其书法端肃浑厚,古朴自然,今有碑刻《蜀丞相诸葛武侯祠碑》传世。柳公绰喜藏书,家有藏书万余卷,与其子柳仲郢继承并发展了柳氏藏书。《全唐诗》、《全唐文》收录有其诗文作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历史上儒学名家的修身治家理念

        古代儒家对于教育子女教育的方法和模式,对于传承家文化起到重要作用。柳公绰所处当朝的公卿之中,能够坚持遵守古代礼法的,只有太宗时的宰相李昉。他家好几代的子孙约有二百多口,但仍然没有分家,还在一起吃饭。家里田园房产的所有收入,以及家里做官者的俸禄,都交回家里统一管理。平时按人口分配饭食,婚丧嫁娶的开支都有规定。选派家中子弟掌管这些事情。李家大家庭的规模大概已超过了翰林学士宗谔家的规模。南北朝时,颜之推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出身士族,深受儒家名教礼法影响,又笃信因果。《颜氏家训》是他对自己一生有关立身、处世、为学经验的总结,被后人誉为家教规范,影响很大。全书二十篇,各篇内容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主要强调道德修养,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子弟,并宣扬伦理纲常以及因果报应思想等,是一部有着丰富文化内蕴的作品。认为教育后代要确立远大的志向、理想,象尧舜那样实践仁义道德的准则,经得起任何磨难,注重气节的培养。唐太宗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培养,亲自撰写《帝范》十二篇帝王之大纲赐予太子李治。 “修身治国,备在其中”,谆谆告诫李治要效法尧、舜、禹。明末清初朱伯庐的《朱子家训》又名《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朱子家训》仅五百多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为历代儒客尊崇,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历史上儒学名家的修身治家理念

        柳公绰的家庭教育是以儒家伦理道德作为教育的最高价值取向的优秀代表。只有教育子女重德向善,才是为其长远打算。该课文旨在提醒教育蒙童少年牢记德是做人最根本、最本质、最美好的品质,是一切福祉的源泉,是儒家思想教育的精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